爱与理的教育--论裴斯泰洛齐“爱”的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1 爱的教育: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核心 | 第10-18页 |
·裴斯泰洛齐及其教育思想 | 第10-12页 |
·爱的理论 | 第12-15页 |
·家庭:爱的原生地 | 第13-14页 |
·学校:爱的习得所 | 第14-15页 |
·价值意义 | 第15-18页 |
·爱是手段 | 第15-16页 |
·爱是归宿 | 第16-18页 |
2 理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18-19页 |
·理的教育的重要性 | 第19-21页 |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 第21-22页 |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 第22页 |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 第22-23页 |
·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 | 第23-24页 |
3 由爱及理: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 第24-35页 |
·必要性 | 第24-28页 |
·社会环境 | 第25-26页 |
·学校环境 | 第26-27页 |
·家庭环境 | 第27-28页 |
·可行性 | 第28-31页 |
·理论基础 | 第29-30页 |
·现实条件 | 第30-31页 |
·有效性 | 第31-35页 |
·逻辑上的有效性 | 第32页 |
·实践中的有效性 | 第32-35页 |
4 爱理统一: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视角 | 第35-41页 |
·爱理统一 | 第35-38页 |
·爱对理的涵育 | 第35-37页 |
·理对爱的提升 | 第37-38页 |
·方法论意义 | 第38-41页 |
·爱与理的和谐发展 | 第38-39页 |
·爱与理的实践应用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