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一、 对战国文字作整体性研究的可能性 | 第7页 |
二、 从义符系统对战国文字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原因 | 第7-10页 |
三、 战国文字义符系统研究的价值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战国文字义符整体数量及意义 | 第12-27页 |
一、 战国文字义符整体状况 | 第12-15页 |
二、 战国文字具体义符所辖字群 | 第15-24页 |
三、 战国文字义符频度研究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战国文字义符所展现的形体特点 | 第27-37页 |
一、 战国文字义符整体趋向线条化 | 第27-30页 |
二、 战国文字少数义符作为义符与作为独立汉字时形体上不同 | 第30-37页 |
第三章 战国文字义符的结构位置特点 | 第37-43页 |
一、 战国文字义符结构位置整体性趋向固定 | 第37-40页 |
二、 战国文字少数义符结构位置不固定 | 第40-41页 |
三、 战国文字义符结构位置趋向固定的原因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战国文字义符系统变化的原因及过程 | 第43-48页 |
一、 因战国文字义符形成的过程 | 第43-44页 |
二、 战国文字义符系统变化的原因 | 第44-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1 甲骨文、战国文字、《说文》小篆义符字形表 | 第52-59页 |
附录2 甲骨文、战国文字、《说文》小篆义符总量表 | 第59-51页 |
致谢 | 第51-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