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天然药物开发的时代背景 | 第10-11页 |
·天然药物发展的良好机遇 | 第10页 |
·中药发展趋势--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 | 第10-11页 |
·竹茹资源和研究开发现状 | 第11-13页 |
·竹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1-12页 |
·竹茹的资源和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萜类化合物 | 第13-16页 |
·三萜类化合物的来源、分类和生物学活性 | 第13-14页 |
·木栓酮型和羽扇豆醇型化合物 | 第14-16页 |
·色谱技术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柱层析技术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SCCC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GC和GC/MS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课题的提出和项目来源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竹茹超临界提取物EZR_(2002)的化学组成分析 | 第20-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竹茹原料 | 第20页 |
·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试剂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 | 第21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1-22页 |
·竹茹超临界提取物EZR_(2002)的定性分析 | 第22页 |
·竹茹超临界提取物EZR_(2002)的定量分析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竹茹超临界提取物EZR_(2002)的产品特征 | 第23-24页 |
·GC/MS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EZR_(2002)中总三萜的含量 | 第26页 |
·EZR_(2002)中木栓酮和羽扇豆烯酮的含量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气相色谱法测定三萜化合物木栓酮 | 第29-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竹茹原料 | 第29页 |
·仪器设备 | 第29页 |
·试剂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气相色谱法测定木栓酮的方法学考察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气相色谱分离结果 | 第30页 |
·线性范围 | 第30页 |
·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 | 第30页 |
·精密度与重复性试验 | 第30-31页 |
·加样回收率实验 | 第31页 |
·讨论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层析法分离竹茹超临界提取物EZR_(2002)中的三萜类化合物 | 第33-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竹茹超临界提取物EZR_(2002) | 第33-34页 |
·仪器设备 | 第34页 |
·试剂 | 第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8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4页 |
·薄层层析分离条件的选择 | 第34-36页 |
(1) 混合物组分的性质 | 第35页 |
(2) 吸附剂的选择 | 第35页 |
(3) 展开剂的选择 | 第35-36页 |
(4) 显色剂的选择 | 第36页 |
·薄层层析操作步骤 | 第36-37页 |
·柱层析操作条件的选择 | 第37页 |
(1) 层析柱的选择 | 第37页 |
(2) 吸附剂的选择 | 第37页 |
(3) 洗脱剂的选择 | 第37页 |
(4) 上样量的选择 | 第37页 |
(5) 洗脱剂流速的选择 | 第37页 |
·柱层析操作步骤 | 第37-38页 |
·洗脱液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测定 | 第38页 |
(1) 薄层层析法测定洗脱液 | 第38页 |
(2) 气相色谱法GC测定洗脱液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EZR_(2002)溶液薄层层析分离结果 | 第38-39页 |
·薄层层析法检测柱洗脱液的结果 | 第39-40页 |
·小柱分离结果 | 第39页 |
·大柱制备结果 | 第39-40页 |
·气相色谱法检测大柱洗脱液的结果 | 第40-43页 |
·大柱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回收率和纯度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EZR_(2002)中的三萜类化合物 | 第45-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54页 |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竹茹超临界提取物EZR_(2002) | 第45-46页 |
·仪器设备 | 第46页 |
·试剂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54页 |
·溶剂系统选择 | 第46-50页 |
(1) 分层时间 | 第47-48页 |
(2) 溶剂系统上下相体积比 | 第48页 |
(3) TLC法初步筛选溶剂系统 | 第48-49页 |
(4) GC测定分配系数 | 第49页 |
(5) 分析型HSCCC选择溶剂系统 | 第49-50页 |
·分析型HSCCC分离三萜类化合物的操作参数选择 | 第50-54页 |
(1) 固定相保留 | 第50-51页 |
(2) 进样量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51-53页 |
(3) 流速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制备型HSCCC分离EZR_(2002)中的三萜类化合物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分析型HSCCC分离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制备型HSCCC分离结果分析 | 第56页 |
·讨论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木栓酮的结构鉴定 | 第58-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柱层析制备的木栓酮 | 第58页 |
·仪器设备 | 第58页 |
·试剂 | 第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58页 |
·UV/VIS和IR分析 | 第58-59页 |
·GC-MS分析 | 第59页 |
·~1H和~(13)C NMR分析 | 第59页 |
·实验结果 | 第59-68页 |
·UV/VIS结果 | 第59-60页 |
·IR结果 | 第60-62页 |
·GC/MS结果 | 第62-64页 |
·NMR结果 | 第64-68页 |
·谱图解析与结构判定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