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鸡的育种 | 第8-11页 |
·现代鸡种 | 第8-9页 |
·现代鸡种的繁育体系 | 第9-11页 |
·个体的识别与品种鉴定 | 第11-19页 |
·形态学标记在个体识别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第12页 |
·生化标记在个体识别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分子标记在个体识别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微卫星标记在个体识别和品系鉴定中的应用 | 第15-18页 |
·微卫星DNA标记的选择及优化设计 | 第18-19页 |
·影响微卫星标记个体识别和群体鉴定的因素 | 第19页 |
·微卫星标记在家禽上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微卫星的特点和类型 | 第19-20页 |
·微卫星位点的保守性 | 第20页 |
·微卫星标记的应用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2-24页 |
·试验动物 | 第22页 |
·微卫星标记 | 第22页 |
·药品和酶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6页 |
·血样采集 | 第24页 |
·DNA提取 | 第24页 |
·溶液配制 | 第24-25页 |
·PCR反应体系 | 第25页 |
·凝胶电泳 | 第25页 |
·银染 | 第25-26页 |
·统计方法 | 第26-29页 |
·等位基因频率 | 第26页 |
·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 第26页 |
·杂合度(heterozygosity H) | 第26页 |
·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 | 第26-27页 |
·F-统计量 | 第27页 |
·遗传距离 | 第27页 |
·群体每代迁移数(Nm) | 第27-28页 |
·聚类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48页 |
·微卫星DNA的扩增和电泳结果 | 第29-30页 |
·标记位点多态性分析 | 第30-40页 |
·等位基因和基因频率 | 第30页 |
·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 | 第30-40页 |
·各品系遗传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品系间的遗传变异 | 第41-48页 |
·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 | 第41-42页 |
·聚类分析 | 第42-45页 |
·品系分配关系 | 第45-46页 |
·F-统计量检验 | 第46-47页 |
·品系鉴定的标记筛选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8-53页 |
·讨论 | 第48-52页 |
·标记多态性 | 第48页 |
·配套系各品系之间的关系 | 第48-51页 |
·微卫星标记的选择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