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45页 |
第一节 转基因抗虫棉的主要研究现状与对策 | 第12-21页 |
·棉铃虫危害与害虫治理 | 第12-16页 |
·基因工程在棉花抗虫研究上的应用 | 第12-13页 |
·我国棉抗虫基因工程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 第13-16页 |
·棉花纤维品质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棉花纤维发育的生理基础 | 第16-17页 |
·棉纤维的发生 | 第17-18页 |
·植物激素与纤维发生 | 第17页 |
·纤维发育起始特异性RNA和蛋白质 | 第17-18页 |
·纤维发生突变体 | 第18页 |
·纤维的伸长与向次生壁形成的转变 | 第18-19页 |
·棉花纤维的扩散生长 | 第18页 |
·次生壁的形成 | 第18页 |
·细胞分裂 | 第18-19页 |
·纤维伸长 | 第19页 |
·幼棉花纤维纤维素合成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植物MADS-box基因和繁殖器官发育 | 第21-30页 |
·花发育的ABC模型 | 第21-23页 |
·花发育的ABC模型的发展 | 第23-25页 |
·MASD-box基因的模块化组织形式 | 第25-26页 |
·MADS-box基因主要分类 | 第26-30页 |
·ARG80类MADS-box基因 | 第27页 |
·MEF2类MADS-Box基因 | 第27-28页 |
·DEFICIENS类MADS-Box基因 | 第28页 |
·GLOBOSA类MADS-box基因 | 第28-29页 |
·TM3类MADS-box基因 | 第29页 |
·AGAMOUS类MADS-box基因 | 第29页 |
·AGL2类MADS-box基因 | 第29-30页 |
·金鱼草SQUAMOSA类MADS-box基因 | 第30页 |
·AGL15类MADS-box基因 | 第30页 |
第三节 MADS-box基因与基因表达与调控 | 第30-33页 |
·拟南芥APETALA3启动子CarG box调控元件的作用 | 第30-32页 |
·MADS-box基因与MADS box蛋白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 | 第32-33页 |
第四节 植物MADS-box基因功能的多样性 | 第33-38页 |
·单子叶植物的MADS-box基因 | 第33-34页 |
·双子叶植物的MADS-box基因 | 第34-36页 |
·裸子植物的MADS-box基因 | 第36-38页 |
第五节 植物MADS-box基因研究与农作物改良 | 第38-45页 |
·果实成熟的调控 | 第39-40页 |
·MADS-box基因与植物性状的改良 | 第40-45页 |
·植物性状的种间转移 | 第40页 |
·重瓣花的生产 | 第40-41页 |
·开花时间的调节 | 第41页 |
·不育型植株的产生 | 第41-42页 |
·通过改变转录因子的表达活性修饰植物的形态发生 | 第42-4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5-64页 |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本工作所用菌株 | 第45页 |
·与本文有关的载体 | 第45-46页 |
·植物材料 | 第46页 |
·仪器及药品预处理 | 第46-47页 |
·仪器处理 | 第46-47页 |
·试剂准备 | 第47页 |
·棉花RNA提取的热硼酸法 | 第47-48页 |
·溶液配制 | 第47页 |
·提取步骤 | 第47-48页 |
·棉花RNA提取的酚-SDS法 | 第48-49页 |
·溶液配制 | 第48-49页 |
·提取步骤 | 第49页 |
·cDNA文库构建 | 第49-56页 |
·试剂及培养基制备 | 第49-51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51-52页 |
·cDNA第二链的合成 | 第52页 |
·Proteinase K和SfiI消化 | 第52-53页 |
·cDNA纯化 | 第53页 |
·载体连接 | 第53页 |
·连接产物的包装 | 第53-54页 |
·噬菌体平板的铺制以及文库滴度测定 | 第54-56页 |
·Northern杂交 | 第56-59页 |
·DIG-DNA探针的标记 | 第56页 |
·DNA转移和固定 | 第56-57页 |
·分子杂交 | 第57-58页 |
·免疫学检测 | 第58-59页 |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 | 第59-60页 |
·DNA的限制性酶切反应 | 第60页 |
·目的DNA片段的电泳回收 | 第60-61页 |
·外源片段与质粒DNA的连接反应 | 第61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61页 |
·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 | 第61-62页 |
·MADS-box结构域引物设计 | 第62页 |
·RT-PCR分析 | 第62-64页 |
·反转录反应液组成及反应条件 | 第62-63页 |
·PCR反应 | 第63-6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64-91页 |
·两种棉花总RNA提取方法比较 | 第64-66页 |
·总RNA的紫外分光光度分析 | 第64-65页 |
·棉花总RNA的快速琼脂糖凝胶分析 | 第65-66页 |
·花后10天棉铃外壳cDNA文库的构建 | 第66-78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67页 |
·cDNA第二链的合成 | 第67-68页 |
·文库分析 | 第68-70页 |
·滴度测定 | 第68-69页 |
·cDNA文库的滴度、重组率分析 | 第69-70页 |
·λ噬菌体的提取 | 第70页 |
·λ噬菌体DNA的PCR扩增 | 第70-72页 |
·231和235的序列查询与比对 | 第72-76页 |
·231的序列及功能预测 | 第72-74页 |
·235的序列及其功能 | 第74-76页 |
·棉铃高丰度表达基因片段在棉花各组织部位Northern杂交分析 | 第76-78页 |
·棉花MADS-box基因保守片段的RT-PCR克隆与分析 | 第78-91页 |
·棉花MADS-box基因保守片段的RT-PCR克隆 | 第78-79页 |
·棉花MADS-box基因保守片段序列比对分析 | 第79-82页 |
·MADS-box保守区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82-84页 |
·棉花MADS-box基因MADS保守区代表基因分类及特点推测 | 第84-85页 |
·部分MADS-box片段的5’-RACE克隆及分析 | 第85-91页 |
·棉花繁殖器官基因的5’-RACE克隆 | 第85-86页 |
·棉花繁殖器官基因克隆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86-89页 |
·基因在棉花各组织器官的表达研究 | 第89-9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91-96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结论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1页 |
附录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