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线态氧机理的纸浆光化学漂白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绿色化学的兴起 | 第9-11页 |
·适应环境保护意识的漂白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新型的光化学漂白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3-17页 |
·基于自由基机理的光化学漂白 | 第13-15页 |
·基于单线态氧机理的光化学漂白 | 第15-17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 第17-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 第17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9-23页 |
·实验原料 | 第19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19-21页 |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光化学漂白装置 | 第20-21页 |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光化学漂白的实验过程 | 第21-22页 |
·实验分析、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3 纸浆光化学漂白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23-39页 |
·单线态氧 | 第23-25页 |
·单线态氧及性质简介 | 第23-24页 |
·实验室生成单线态氧的方法 | 第24-25页 |
·单线态氧的漂白机理 | 第25-26页 |
·光化学漂白光学条件的选择 | 第26-29页 |
·光敏剂的选择 | 第26-28页 |
·光源的选择 | 第28-29页 |
·光化学漂白的正交实验 | 第29-39页 |
·光化学漂白正交实验因素水平的选择 | 第29-30页 |
·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29页 |
·光敏剂用量的选择 | 第29-30页 |
·反应时间的选择 | 第30页 |
·体系的pH值的选择 | 第30页 |
·光化学漂白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30-36页 |
·BBS光化学漂白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 | 第30-31页 |
·MB光化学漂白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 | 第31-32页 |
·正交实验极差分析表 | 第32-33页 |
·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 第33-34页 |
·正交实验各因素对白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正交实验的验证实验 | 第35-36页 |
·L~*,a~*,b~*值的分析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4 光化学漂白作为H_2O_2漂白预漂段的探讨 | 第39-45页 |
·H_2O_2漂白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 第39页 |
·漂白实验方案设计 | 第39-41页 |
·研究目的 | 第39页 |
·光化学漂白作为H_2O_2漂白预漂段的实验 | 第39-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光化学漂白作为H_2O_2漂白预漂段的可能性 | 第41-42页 |
·两种光敏剂漂白能力的分析 | 第42-43页 |
·光化学漂白对H_2O_2消耗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H_2O_2漂白保护剂对漂白的影响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5 光化学漂白对浆种适用性的考察 | 第45-49页 |
·纸浆品种的选择 | 第45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45-4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光化学漂白对KP浆的适用性 | 第46-47页 |
·光化学漂白对脱墨浆的适用性 | 第47页 |
·光化学漂白对不同浆种的适用性比较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6 光化学漂白纸浆的FTIR分析 | 第49-53页 |
·红外光谱原理 | 第49页 |
·样品制备和检测 | 第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7 结论和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页 |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