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部分 股份制经济理论综述 | 第11-21页 |
·产权经济学家关于企业的产生和定义 | 第11-12页 |
·股份制经济理论 | 第12-21页 |
·股份制 | 第12-14页 |
·现代西方股份制经济理论 | 第14-17页 |
·我国社会主义股份制经济理论 | 第17-21页 |
第二部分 我国在深化企业改革中的股份制实践 | 第21-30页 |
·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 第21-22页 |
·我国股份制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22-25页 |
·我国厂办集体企业的历史背景和改革模式 | 第25-27页 |
·厂办集体企业的历史背景 | 第25-26页 |
·厂办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种模式 | 第26-27页 |
·厂办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历史选择和遵循原则 | 第27-30页 |
·厂办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历史选择 | 第27-28页 |
·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造应遵循的原则 | 第28-30页 |
第三部分 成都HF储运公司现状及股份制改造可行性分析 | 第30-38页 |
·公司成立的历史背景 | 第30-31页 |
·公司基本情况 | 第31页 |
·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 | 第31页 |
·资产结构及历史成因 | 第31-33页 |
·公司经营状况分析(2000-2002连续三年) | 第33-34页 |
·公司股份制改造可行性分析 | 第34-38页 |
·集体经济的弊端 | 第34-35页 |
·十五大对股份制的定性 | 第35-36页 |
·法律可行性分析 | 第36-37页 |
·效益可行性分析 | 第37-38页 |
第四部分 成都HF储运公司股份制改造--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设计 | 第38-56页 |
·方案轮廓 | 第38-39页 |
·股份制改造模式 | 第38-39页 |
·股份制改造实施方案要处理的主要问题 | 第39页 |
·筹备阶段 | 第39-44页 |
·建立股份制的前提条件准备 | 第39-40页 |
·资产评估 | 第40-42页 |
·成都HF储运公司产权界定 | 第42-44页 |
·设立阶段 | 第44-53页 |
·股权设置 | 第44-47页 |
·职工个人股募股工作 | 第47-48页 |
·公司的组织机构 | 第48-50页 |
·工商登记 | 第50-53页 |
·运行阶段 | 第53-56页 |
·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及维护 | 第53页 |
·职工持股会的产生及功能 | 第53-55页 |
·股东大会的决策功能运用 | 第55页 |
·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运用 | 第55-56页 |
第五部分 股份制改造模式设计的总结分析 | 第56-59页 |
·综评 | 第56-57页 |
·股份制改造模式设计对其他同类型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第56页 |
·改造对象的选择体现了发展的眼光 | 第56页 |
·股份制改造模式设计有很强的针对性 | 第56-57页 |
·股份制改造模式设计框架完整 | 第57页 |
·数据准确、有的放矢 | 第57页 |
·不足与完善 | 第57-59页 |
·模式设计未明确既得利益集团及相应对策 | 第57页 |
·模式设计本身未明确股份制改造的组织领导与推行时间表 | 第57页 |
·模式设计未对改制后公司主营业务与盈利模式做进一步规划 | 第57-58页 |
·土地问题的处置未做进一步讨论 | 第58页 |
·模式设计非股份制改造操作手册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