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英文提要 | 第4-5页 |
零 引论 | 第5-11页 |
一 以往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 第5-9页 |
二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9-11页 |
壹“V在+L”格式的发展和虚化历程 | 第11-24页 |
一 “V在+L”格式的形成 | 第11-14页 |
二 “V在+L”格式优势地位的确立 | 第14-17页 |
三 “V在+L”格式语义功能的演化 | 第17-18页 |
四 “V在+L”格式的虚化机制 | 第18-22页 |
五 结语 | 第22-24页 |
贰“V在+L”格式的配价和句法功能 | 第24-38页 |
一 对配价的认识 | 第24-25页 |
二 “V在”中V的选择限制及配价考察 | 第25-30页 |
三 “V在”配价的受控因素及其配价分析 | 第30-35页 |
四 “V在”的句法配价有序形式 | 第35-37页 |
五 结语 | 第37-38页 |
叁“V在+L”格式的语义和语用分析 | 第38-49页 |
一 “V在+L”格式的语义功能 | 第38-41页 |
二 “V在+L”格式的语用特征 | 第41-45页 |
三 重动式“V+O+V在+L”的语用分析 | 第45-48页 |
四 结语 | 第48-49页 |
总结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