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一、病因 | 第10页 |
二、病理生理 | 第10-11页 |
三、辅助诊断 | 第11-13页 |
四、治疗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中医学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一、分期论治 | 第15页 |
二、脏腑辨证 | 第15-16页 |
三、分型论治 | 第16-17页 |
四、中药针剂 | 第17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文献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8-29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及方法 | 第18-1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8页 |
二、资料来源 | 第18页 |
三、文献纳入标准 | 第18页 |
四、文献排除标准 | 第18页 |
五、数据的收集及规范化 | 第18页 |
六、统计分析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19-24页 |
一、总体证型分布统计 | 第19-20页 |
二、总体用药规律统计 | 第20-21页 |
三、总体证素规律统计 | 第21-22页 |
四、聚类分析结果 | 第22-23页 |
五、关联规则挖掘用药规律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第24-28页 |
一、毒邪是疾病发病的关键,机体状态影响发病 | 第24-25页 |
二、毒邪与正气相争,痰瘀贯穿整个疾病过程,三者相互胶结 | 第25页 |
三、气血阴阳亏虚,痰热瘀毒是疾病的基本证型 | 第25-26页 |
四、补虚、化瘀、清热解毒法为主要的治法 | 第26-27页 |
五、用药的探讨 | 第27-28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附录 | 第34-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