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肿瘤科论文

子宫颈癌的中医证型分布调查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目录第12-14页
引言第14-16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6-36页
 第一节 西医学研究概况第16-22页
  一、概念第16页
  二、流行病学第16页
  三、发病机制研究第16-18页
  四、临床表现第18-19页
  五、治疗方法第19-22页
 第二节 中医研究概况第22-34页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第22-30页
  二、古代文献对子宫颈癌的认识第30-34页
 第三节 当前存在问题和可研究方向第34-36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36-49页
 一、研究目的第36页
 二、研究方法第36-38页
  1.研究对象的选择第36页
  2.西医诊断标准第36-37页
  3.中医诊断标准第37页
  4.纳入标准第37页
  5.排除标准第37-38页
  6.研究步骤第38页
 三、结果第38-49页
  1.总体情况第38-40页
  2.证型分布特点第40-49页
第三章 讨论和分析第49-57页
 一、总体情况第49-50页
  1.临床分期分布情况第49页
  2.发病年龄分布情况第49页
  3.中医证型总体分布情况第49-50页
 二、各临床分期的证型分布第50-52页
  1.子宫颈癌Ⅰ期的证型分布第50-51页
  2.子宫颈癌Ⅱ、Ⅲ期的证型分布第51页
  3.子宫颈癌Ⅳ期的证型分布第51-52页
 三、各年龄段的证型分布第52-53页
   ·~岁年龄段证型分布第52页
   ·~岁年龄段证型分布第52-53页
   ·~岁年龄段证型分布第53页
 四、各证型的分期分布第53-54页
  1.湿热瘀毒证的分期分布第53页
  2.肝郁化火证的分期分布第53-54页
  3.肝肾阴虚证的分期分布第54页
  4.脾肾阳虚证的分期分布第54页
 五、不同分期各年龄段的证型分布第54-55页
  1.Ⅰ期中各年龄段的证型分布第54页
  2.Ⅱ期中各年龄段的证型分布第54页
  3.Ⅲ期中各年龄段的证型分布第54-55页
  4.Ⅳ期中各年龄段的证型分布第55页
 六、不足与展望第55-57页
  1.不足第55-56页
  2.展望第56-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柔肝舒筋针法对中风早期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的影响
下一篇:从近30年相关文献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