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产业整合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22页
1. 导论第22-32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第22-24页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24-27页
     ·主要内容及逻辑分析框架第24-26页
     ·研究方法第26-27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7-32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7-30页
     ·存在的不足第30-32页
2. 产业整合文献综述第32-56页
   ·产业整合涵义和分类的不同观点第32-38页
     ·产业整合的涵义第32-35页
     ·产业整合的分类和内容第35-38页
   ·经典理论关于产业整合的论述第38-44页
     ·斯密、马克思等关于产业整合的相关论述第38-41页
     ·现代企业理论对产业整合的分析第41-44页
   ·西方学者对产业整合的实证研究第44-50页
   ·我国对产业整合问题的研究第50-56页
     ·我国产业整合的现实研究第50-53页
     ·产业整合理论研究框架第53-56页
3. 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第56-79页
   ·工业化与钢铁产业的发展第56-62页
     ·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第56-58页
     ·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判断第58-60页
     ·工业化与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第60-62页
   ·钢铁产业的资源约束日益突出第62-69页
     ·我国工业化的资源约束总体状况第62-63页
     ·钢铁产业的资源支撑能力第63-67页
     ·从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看资源约束第67-69页
   ·能源消耗与环境约束强化第69-74页
     ·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环境代价第69-73页
     ·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第73-74页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出口热的“冷”思考第74-79页
     ·我国钢铁进出口的现状第74-76页
     ·钢铁出口热的“内忧外患”第76-79页
4. 转变发展方式与钢铁产业整合第79-101页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总体特征第79-83页
     ·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第79-80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特征第80-83页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83-88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联系和区别第83-85页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程第85-88页
   ·产业整合是钢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第88-93页
     ·我国钢铁产业增长方式的粗放特征第88-90页
     ·产业整合是钢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第90-93页
   ·产业整合与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第93-101页
     ·我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现状第93-95页
     ·世界钢铁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趋势第95-97页
     ·产业整合能有力地推动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第97-101页
5. 钢铁产业组织整合第101-135页
   ·我国钢铁产业组织现状第101-107页
     ·钢铁产业集中度:逆集中化趋势第101-103页
     ·规模经济性第103-104页
     ·产品的差异化程度第104-105页
     ·进入/退出壁垒第105-106页
     ·价格行为第106-107页
   ·世界钢铁产业组织整合的历程及其启示第107-114页
     ·世界钢铁产业整合的历程第107-110页
     ·世界钢铁产业整合的动因第110-111页
     ·产业整合:世界钢铁巨人米塔尔集团的成长之路第111-112页
     ·世界钢铁产业组织整合的启示第112-114页
   ·处于成长期中的我国钢铁产业组织整合第114-122页
     ·我国钢铁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第114-117页
     ·处于成长期的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分析第117-120页
     ·产业成长期中的钢铁产业整合难题第120-122页
   ·我国钢铁产业组织整合的驱动力和模式第122-129页
     ·我国钢铁产业整合的驱动力第122-126页
     ·我国钢铁产业组织整合模式第126-129页
   ·从国际铁矿石价格博弈看钢铁产业组织整合第129-135页
     ·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规则第129-130页
     ·国际铁矿石价格博弈局中人分析第130-131页
     ·国际铁矿石价格博弈结局第131-133页
     ·从国际铁矿石价格博弈结局透视我国钢铁产业组织整合第133-135页
6. 钢铁产业链整合第135-161页
   ·产业链整合及其模式第135-139页
     ·产业链的实质第135-136页
     ·产业链整合及其模式第136-139页
   ·钢铁产业链及其“瓶颈”第139-141页
     ·钢铁产业链第139页
     ·我国钢铁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第139-141页
   ·产业链整合:构筑协调发展的钢铁产业链第141-149页
     ·钢铁产业链整合的类型第141-142页
     ·钢铁产业的后向整合第142-146页
     ·钢铁产业的前向整合第146-149页
   ·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产业链整合第149-156页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第149-151页
     ·循环经济是我国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151-152页
     ·循环经济产业链与普通产业链的区别第152-153页
     ·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产业链整合思路第153-156页
   ·产业链整合:提升钢铁企业的竞争优势第156-161页
     ·产业链整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第156-157页
     ·提升钢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第157-158页
     ·整合产业链提升竞争优势的案例分析:为宝钢为例第158-161页
7. 钢铁产业的空间整合第161-185页
   ·产业布局理论及科学发展观下的创新第161-166页
     ·产业布局的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第161-163页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第163-165页
     ·科学发展观下的产业布局第165-166页
   ·我国钢铁产业空间布局的演变及特征第166-171页
     ·我国钢铁产业空间布局的演变第166-168页
     ·我国钢铁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8-171页
   ·我国钢铁产业空间整合的思路第171-177页
     ·大钢铁生产基地向临海聚集,特别是新建企业要临海布局第171-173页
     ·区域内整合,形成全国六大钢铁基地第173-175页
     ·跨区域整合,形成以五大钢铁集团为主体的产业格局第175-177页
   ·钢铁产业跨区域整合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第177-185页
     ·地方政府行为与钢铁产业发展第177-180页
     ·地方政府的双重代理角色及中央政府与地区政府的博弈第180-181页
     ·我国钢铁产业跨区域整合的最大障碍:地方保护第181-183页
     ·利益协调:破解跨区域整合的障碍第183-185页
8. 钢铁产业整合中的市场与政府第185-212页
   ·政府与市场在产业整合中的定位和作用第185-192页
     ·市场机制在钢铁产业整合中应发挥基础性作用第185-187页
     ·政府推动钢铁产业整合的依据第187-189页
     ·对西方国家政府在产业整合中作用的考察第189-191页
     ·政府推动钢铁产业整合的方式第191-192页
   ·资本市场:钢铁产业市场化整合的重要平台第192-198页
     ·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第193页
     ·股权分置改革为市场化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第193-195页
     ·资本市场为钢铁产业市场化整合提供了重要平台第195-198页
   ·政策调控为钢铁产业整合提供环境条件第198-206页
     ·地方钢铁产业过度投资导致产业分散化第198-200页
     ·宏观调控为钢铁产业整合创造了有利环境第200-203页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增加了产业整合的压力第203-205页
     ·钢铁产业政策为钢铁产业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第205-206页
   ·跨区域产业整合的案例实证分析:宝钢整合八一钢铁第206-212页
     ·宝钢整合八钢的过程第206-208页
     ·“多赢”局面形成第208-209页
     ·宝钢整合八钢模式:市场化运作+政府推动第209-21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12-224页
后记第224-225页
致谢第225-227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227-228页

论文共2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股指收益率分布及波动建模比较研究
下一篇:中国税收风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