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建筑灾难救援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传统总线型火灾监控领域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面向特定领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第16-18页
   ·建筑灾难救援领域的WSN研究最新进展第18-20页
     ·面向建筑灾难救援的WSN系统研究现状第18-19页
     ·具体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20-2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22页
     ·论文的主要贡献第22-25页
第2章 基于多协议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设计第25-39页
   ·基于多协议的系统结构第25-27页
     ·系统结构第25-26页
     ·多总线通讯协议第26页
     ·基本通信网络第26-27页
     ·远程显示子网络第27页
   ·火灾报警系统通讯中枢设计第27-31页
     ·通讯中枢功能第27-28页
     ·ColdFire微控制器第28页
     ·多路CAN总线控制第28-30页
     ·系统接口扩展设计第30-31页
   ·通讯协议与软件控制实现第31-33页
     ·多节点的令牌环通讯协议第31-32页
     ·多层联动控制逻辑第32-33页
     ·基于uC/OS-Ⅱ的系统软件设计第33页
   ·面向建筑灾难救援的便携式信息终端设计第33-38页
     ·基于MIPS处理器的信息终端硬件设计第34-35页
     ·基于WindowsCE的信息终端软件设计第35-36页
     ·通信功能实验与测试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目标定位算法研究第39-61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目标定位问题第39-41页
     ·集中式与分布式定位第39-40页
     ·静止和移动定位第40页
     ·室内定位的研究进展第40-41页
   ·传感器网络源定位算法第41-45页
     ·基于时延的源定位算法第42-43页
     ·基于方向的源定位算法第43-44页
     ·基于信号强度的目标定位第44-45页
   ·基于能量的火灾着火点定位研究第45-52页
     ·高斯空间多峰火灾模型第45-47页
     ·基于多分辨率的定位算法第47-49页
     ·禁忌搜索算法第49-50页
     ·仿真实验与数据分析第50-52页
   ·基于能量的多声源定位方法第52-60页
     ·基于能量的源定位算法第53-54页
     ·多声源模型的建立第54-55页
     ·基于能量的多声源定位算法第55-57页
     ·多声源定位仿真实验及分析第57-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确定性部署策略研究第61-8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署与覆盖问题第61-65页
     ·WSN覆盖与部署问题分类第61-62页
     ·WSN覆盖问题的研究进展第62-64页
     ·确定性部署算法的研究进展第64-65页
   ·传感器节点的感知模型第65-72页
     ·0/1感知模型第65页
     ·概率探测模型第65-67页
     ·考虑误警率的感知模型第67-69页
     ·联合探测概率与丢失概率第69-70页
     ·网络部署的评价指标第70-72页
   ·静态网络确定性部署的典型算法第72-74页
     ·MAX_AVG_COV与MAX_MIN_COV算法第72页
     ·整体-局部-增进算法第72-73页
     ·基于网格格点的部署算法第73-74页
   ·基于几何划分的确定性网络部署策略第74-82页
     ·Delaunay三角剖分第74-75页
     ·确定性区域边沿的覆盖处理第75-77页
     ·基于分水岭算法的部署子区域选取第77-81页
     ·节点部署位置生成与选择第81-82页
   ·仿真实验与结果第82-85页
     ·传感器节点部署仿真第82-84页
     ·性能数据评估与分析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5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算法研究第87-10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融合问题第87-90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概述第87-8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融合算法第88-89页
     ·基于聚类技术的数据融合第89-90页
   ·基于顶点覆盖技术的簇内树型数据融合第90-100页
     ·数据融合网络模型的假设第91页
     ·最短路径与最小转发节点融合树第91-92页
     ·最小转发与最短路径的数据融合树生成第92-97页
     ·簇内树型数据融合模型的仿真实验与数据分析第97-100页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分布式异类数据融合第100-104页
     ·模糊C-均值聚类技术第100-101页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分布式异类数据处理第101-103页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数据融合仿真实验第103-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7页
第6章 建筑灾难救援WSN原型系统节点设计第107-12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概述第107-109页
     ·WSN节点设计研究现状第107-108页
     ·WSN节点设计的关键技术第108-109页
   ·基于ZigBee协议的节点硬件设计第109-114页
     ·ZigBee协议分层结构第109-110页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第110-111页
     ·WSN节点硬件设计第111-114页
   ·TinyOS移植与节点功能实现第114-122页
     ·TinyOS工作原理与移植第114-115页
     ·传感器节点功能的实现第115-118页
     ·ZigBee节点星型网组网第118-122页
   ·节点性能及应用测试第122-125页
     ·节点性能测试第122-124页
     ·节点应用测试第124-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27-131页
   ·总结第127-128页
   ·展望第128-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和获奖情况第141-145页
致谢第145-147页
作者简介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MI技术的受限系统稳定性分析与容错控制
下一篇:粗糙集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