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降解菌的筛选、降解条件优化及其降解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5页 |
·石油污染物的概述 | 第11-13页 |
·石油的概念 | 第11页 |
·石油的组成 | 第11-13页 |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概述 | 第13-15页 |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现状 | 第13-14页 |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产生途径 | 第14-15页 |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危害 | 第15页 |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 第15-25页 |
·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 | 第15-18页 |
·石油烃污染土壤治理的现状 | 第18-20页 |
·降解石油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种类 | 第20页 |
·石油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机理 | 第20-24页 |
·微生物对石油烃的吸收途径 | 第24-25页 |
·影响石油烃微生物降解的因素 | 第25-28页 |
·石油污染物对微生物的影响 | 第25-26页 |
·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 第26-28页 |
·石油烃分析手段的探索与创新 | 第28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 第28-31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 第28-29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 第29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 | 第29-30页 |
·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降解的强化作用 | 第30-31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第31-33页 |
·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 第31页 |
·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 第32页 |
·在卫生和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32页 |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32-33页 |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第33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33-3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3-34页 |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第2章 柴油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 第35-48页 |
·前言 | 第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44页 |
·实验材料 | 第35-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降解菌株的筛选 | 第44-45页 |
·降解能力的测定 | 第45-46页 |
·降解菌株的鉴定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第3章 柴油降解菌影响因子的优化 | 第48-57页 |
·前言 | 第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50页 |
·降解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50-56页 |
·讨论 | 第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第4章 柴油降解菌降解机理的研究 | 第57-70页 |
·前言 | 第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62页 |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8页 |
·表面张力测定 | 第62-63页 |
·表面活性物质定性分析 | 第63页 |
·生长量与表面活性的关系 | 第63页 |
·培养条件对菌株表面活性的影响 | 第63-67页 |
·除油效果 | 第67页 |
·GC-MS 残油组分分析 | 第67-68页 |
·讨论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