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插图索引 | 第12-13页 |
附表索引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6页 |
·水环境的污染现状 | 第14-16页 |
·氮磷与水体富营养化 | 第14-15页 |
·水污染防治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2章 废水脱氮除磷理论及意义 | 第16-44页 |
·脱氮理论与工艺 | 第16-31页 |
·废水物化法脱氮 | 第16-17页 |
·废水生物脱氮理论及技术 | 第17-19页 |
·生物脱氮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 | 第21-23页 |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 第23-31页 |
·除磷理论与工艺 | 第31-44页 |
·物化法除磷 | 第31-32页 |
·废水生物除磷理论 | 第32-37页 |
·废水生物除磷工艺 | 第37-44页 |
第3章 SBR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44-47页 |
·SBR 技术的发展 | 第44页 |
·SBR 工作原理 | 第44-45页 |
·SBR 工艺特点 | 第45-46页 |
·SBR 工艺应用 | 第46-47页 |
第4章 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47-50页 |
·课题背景 | 第47页 |
·研究内容 | 第47页 |
·本研究与传统脱氮除磷的区别 | 第47-48页 |
·实验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48-50页 |
·水样的处理和保存 | 第48页 |
·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48-50页 |
第5章 SBR 单级好氧法在低pH 值条件下进行氮的去除 | 第50-60页 |
·引言 | 第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实验装置及运行方法 | 第50-51页 |
·污水水质 | 第51页 |
·分析仪器 | 第51页 |
·结果 | 第51-55页 |
·长期运行中NH_4~+-N 的变化 | 第51-53页 |
·R1 反应器和R2 反应器典型周期内各参数的变化 | 第53-55页 |
·讨论 | 第55-59页 |
·废水中氮的物料衡算 | 第55-56页 |
·污泥中氮的计算 | 第56-57页 |
·关于与传统硝化区别的讨论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碳源对生物除磷能量代谢影响研究 | 第60-68页 |
·研究背景 | 第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试验装置及运行方法 | 第60-61页 |
·污水水质 | 第61页 |
·分析仪器 | 第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6页 |
·长期运行中反应器中TP 的变化 | 第61-63页 |
·R1 反应器和 R2 反应器典型周期内参数的变化 | 第63-66页 |
·讨论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82页 |
附录 B COD 微波消解滴定法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