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0-11页 |
·“舆论战”内涵及基本特征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毛泽东舆论战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3-25页 |
·舆论战与武力战并重 | 第13-15页 |
·“战争”与“政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 | 第13-14页 |
·“传单”与“枪弹”具有同等重要的作战效能 | 第14-15页 |
·“舆论战场”与“武力战场”必须紧密配合 | 第15页 |
·舆论战的领导权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 第15-18页 |
·坚持舆论宣传的党性原则 | 第15-16页 |
·纠正在舆论宣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 | 第16-17页 |
·建立完善舆论作战组织指挥体系 | 第17-18页 |
·报刊、广播等是舆论战的锐利武器 | 第18-21页 |
·始终把报刊放在舆论战主战武器位置 | 第18-19页 |
·注重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 | 第19-20页 |
·积极参与舆论斗争 | 第20-21页 |
·舆论战的威力根植于民众之中 | 第21-25页 |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 第22页 |
·“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 | 第22-23页 |
·“团结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团结知识分子,团结一切革命的人民。这是极大的政治任务和组织任务”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舆论战思想的成功实践 | 第25-36页 |
·过渡阶段:成功揭露国民党内战阴谋,进行舆论动员 | 第25-27页 |
·以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展示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 | 第25-26页 |
·以蒋军进攻解放区的事实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 第26-27页 |
·以批驳和教育的两手认真做好战前舆论准备 | 第27页 |
·战略防御阶段:成功破除存在于军民中的畏美心理,树立敢打必胜信心 | 第27-30页 |
·从理论上说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第28-29页 |
·客观分析敌我形势,唤起人民作战勇气 | 第29-30页 |
·战略进攻阶段:成功组织第二条战线的斗争,扩大统一战线 | 第30-32页 |
·加强教育引导,指明民主党派和蒋管区民众出路 | 第30-31页 |
·通过蒋管区地下报刊和学生报刊,组织第二条战线斗争 | 第31页 |
·根据蒋管区人心变化,适时调整舆论内容,扩大反蒋阵营 | 第31-32页 |
·战略决战和追击阶段:成功瓦解敌军,促成国民党军起义投诚 | 第32-36页 |
·宣传起义将领,摧毁敌军上层战斗意志 | 第33-34页 |
·宣传我军敌俘政策,催生敌军中下层厌战反战情绪 | 第34页 |
·宣传“北平方式”,推动国民党军最终站到人民一边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毛泽东舆论战思想和解放战争中成功实践的历史启示 | 第36-40页 |
·必须把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作为舆论战的主要任务 | 第36页 |
·必须把紧紧围绕军事行动展开斗争作为舆论战的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必须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战法作为舆论战建设的重要工作 | 第37-38页 |
·必须把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骨干队伍作为舆论战的基础条件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A 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