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7页 |
1 绪论 | 第17-32页 |
·生物柴油的机遇和优点 | 第18页 |
·生物柴油的发展过程、生产状况和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生物柴油的经济可行性 | 第20-21页 |
·利用植物油作燃料的技术 | 第21-22页 |
·生物柴油的制备 | 第22-24页 |
·转酯反应的机理 | 第22-23页 |
·转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油醇摩尔比的影响 | 第23-24页 |
·催化剂的影响 | 第24页 |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24页 |
·水分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24页 |
·生物柴油及其原料的特性 | 第24-27页 |
·植物油的特性 | 第24-27页 |
·生物柴油的特性和标准 | 第27页 |
·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及其改善方法 | 第27-31页 |
·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 第27-29页 |
·改善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方法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2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2-40页 |
·低温流动性能的测定 | 第32-33页 |
·凝点 | 第32页 |
·倾点 | 第32页 |
·冷滤点 | 第32-33页 |
·黏度 | 第33页 |
·皂化值 | 第33-34页 |
·酸值 | 第34页 |
·碘值 | 第34-35页 |
·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分布的测定 | 第35页 |
·植物油中脂肪酸分布的测定 | 第35页 |
·总甘油和游离甘油含量 | 第35-37页 |
·磷含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色度的测定 | 第38页 |
·灰分的测定 | 第38页 |
·比重的测定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3 生物柴油制备条件的选择 | 第40-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0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分析方法 | 第40页 |
·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步骤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4页 |
·大豆油及其生物柴油的重要指标和红外光谱 | 第40-41页 |
·影响大豆油甲酯中总甘油含量因素的研究 | 第41-44页 |
·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第41-42页 |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42页 |
·醇油摩尔比的影响 | 第42页 |
·水分和游离酸的影响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4 食用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 第46-57页 |
·实验部分 | 第46页 |
·主要原料 | 第46页 |
·生物柴油的制备 | 第46页 |
·分析方法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5页 |
·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分布 | 第46-50页 |
·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的红外光谱 | 第50-53页 |
·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的重要指标 | 第53页 |
·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 | 第53-55页 |
·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与脂肪酸甲酯分布的关系 | 第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5 菜籽油和猪油混合脂肪酸甲酯的低温流动性能 | 第57-63页 |
·实验部分 | 第57页 |
·原料、仪器和试剂 | 第57页 |
·实验步骤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混合脂肪酸甲酯的重要指标和红外光谱 | 第57-58页 |
·脂肪酸甲酯的分布 | 第58-59页 |
·混合脂肪酸甲酯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 | 第59-60页 |
·低温流动性能与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关系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6 饱和脂肪酸甲酯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63-66页 |
·实验部分 | 第63页 |
·原料、仪器和试剂 | 第63页 |
·实验步骤 | 第63页 |
·生物柴油的制备 | 第63页 |
·配制含不同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生物柴油 | 第63页 |
·低温流动性能的测定 | 第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7 大豆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66-76页 |
·实验部分 | 第66-67页 |
·主要原料与试剂 | 第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6-67页 |
·主要仪器 | 第66页 |
·生物柴油的制备 | 第66页 |
·分析方法 | 第66页 |
·研究生物柴油成分的影响 | 第66-67页 |
·研究添加物的影响 | 第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74页 |
·合成生物柴油的重要指标 | 第67-68页 |
·生物柴油成分的影响 | 第68-69页 |
·降凝剂的影响 | 第69-73页 |
·柴油和乙醇的影响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8 菜籽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76-90页 |
·实验部分 | 第76-77页 |
·主要仪器 | 第76页 |
·主要原料与试剂 | 第76页 |
·生物柴油的制备 | 第76页 |
·分析方法 | 第76页 |
·研究共存物的影响 | 第76页 |
·研究添加物的影响 | 第76-7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8页 |
·菜籽油生物柴油及其原料油的性质 | 第77-80页 |
·红外光谱 | 第77页 |
·重要指标的测定结果 | 第77页 |
·脂肪酸甲酯的分布 | 第77-80页 |
·共存物对纯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80-81页 |
·柴油和乙醇对纯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81-82页 |
·降凝剂对纯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82-84页 |
·降凝剂对调和油1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84-86页 |
·降凝剂对调和油2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9 储存时间对大豆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90-104页 |
·实验部分 | 第90-91页 |
·主要原料、试剂和仪器 | 第90页 |
·分析方法 | 第90页 |
·测定生物柴油储存后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 | 第90页 |
·添加杂质的生物柴油 | 第90页 |
·添加降凝剂的生物柴油 | 第90页 |
·添加柴油的生物柴油 | 第90页 |
·研究温度与放置时间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90页 |
·考察冬季化对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的影响 | 第90-9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1-102页 |
·生物柴油放置后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 | 第91-96页 |
·添加杂质的生物柴油 | 第91页 |
·添加降凝剂的生物柴油 | 第91-95页 |
·与柴油调和的生物柴油 | 第95-96页 |
·温度与放置时间对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的影响 | 第96-99页 |
·生物柴油中液相沉淀物的研究 | 第99-100页 |
·冬季化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结论 | 第102-104页 |
10 储存时间对菜籽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104-118页 |
·实验部分 | 第104-105页 |
·主要原料、试剂和仪器 | 第104页 |
·分析方法 | 第104页 |
·生物柴油放置后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 | 第104页 |
·添加共存物的生物柴油 | 第104页 |
·添加降凝剂的生物柴油 | 第104页 |
·添加柴油的生物柴油 | 第104页 |
·添加降凝剂的调和油 | 第104页 |
·温度与放置时间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冬季化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10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5-116页 |
·放置后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 | 第105-113页 |
·添加共存物的生物柴油 | 第105-106页 |
·调入柴油的生物柴油 | 第106-107页 |
·添加降凝剂的纯生物柴油 | 第107-109页 |
·添加降凝剂的调和油1 | 第109-112页 |
·添加降凝剂的调和油2 | 第112-113页 |
·放置时间与温度对低温流动性能和黏度的影响 | 第113-116页 |
·冬季化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116页 |
·结论 | 第116-118页 |
11 结束语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6页 |
与攻读硕士学位有关的学术论文 | 第136-137页 |
本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