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金刚石及其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绪论第13-25页
   ·纳米材料简介第13页
   ·爆轰法合成纳米金刚石(NO)简介第13-19页
     ·爆轰法制备ND的生成机理第14-15页
     ·影响爆轰反应产物的因素第15-17页
       ·爆轰原料第15页
       ·爆轰产物的惰性介质第15-16页
       ·装药的形式和形状第16-17页
     ·ND的提纯第17页
     ·ND的分散第17-18页
     ·ND的应用第18-19页
   ·纳米材料在催化火炸药热分解中的应用第19-21页
     ·高氯酸铵(AP)和黑索金简介第20页
     ·AP和RDX的热分解第20-21页
     ·催化火炸药热分解研究现状第21页
   ·纳米复合材料简介第21-23页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第21-22页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第22页
     ·聚合物/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增强增韧中的应用第23页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工作第23-25页
2 爆轰法合成ND的结构和性质第25-50页
   ·ND的制备第25-27页
     ·实验原理第25-26页
     ·试剂和仪器第26页
     ·实验第26-27页
       ·NCC的制备第26-27页
       ·ND的提纯第27页
   ·NCC的结构和性质第27-32页
     ·XRD分析第27-28页
     ·TEM分析第28-29页
     ·Raman光谱分析第29-30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30页
     ·热分析第30-32页
     ·EPR分析第32页
   ·ND的结构和性质第32-44页
     ·提纯方法对产物性质的影响第33-38页
       ·用浓H_2SO_4/浓HNO_3处理第33-34页
       ·用KMnO_4/浓H_2SO_4处理第34-35页
       ·用K_2CrO_7/浓H_25O_4处理第35-36页
       ·用HClO_4处理第36-37页
       ·用浓HNO_3高压处理第37-38页
     ·ND的结构表征第38-44页
       ·TEM分析第38-39页
       ·Raman光谱分析第39-41页
       ·红外谱图分析第41-42页
       ·热分析第42页
       ·EPR谱图分析第42-44页
   ·ND团聚机理研究第44-49页
     ·ND的团聚现象第44-45页
     ·ND团聚机理第45-48页
       ·范德华力作用第45页
       ·形成氢键第45-47页
       ·形成化学键第47-48页
       ·微晶结合第48页
     ·模型建立第48-49页
     ·解团聚的方法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3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Cu和ND/Cu复合物及其结构和性质研究第50-67页
   ·ND作为Cu生长晶核的可行性分析第51-52页
   ·反应时间对产物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第52-58页
     ·实验第52-53页
     ·产物纳米Cu和ND/Cu的结构表征第53-58页
       ·产物XRD分析第53-54页
       ·TEM分析第54-56页
       ·红外分析第56-57页
       ·EPR分析第57-58页
   ·温度对反应产物性质的影响第58-60页
     ·实验第58页
     ·产物的XRD分析第58-60页
   ·ND的存在对产物性质的影响第60-61页
     ·ND的存在对产物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第60-61页
     ·ND的存在对产物晶面间距的影响第61页
   ·铜盐浓度对产物性质的影响第61-63页
   ·铜盐种类对产物性质的影响第63-64页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产物性质的影响第64-65页
     ·反应温度对产物结晶度的影响第64-65页
     ·表面活性剂对产物聚集形态的影响第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4 微乳液体系制备纳米Cu和ND/Cu复合物及其性质研究第67-79页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Cu和ND/Cu复合粒子第67页
   ·反应温度和ND晶种的加入对产物性质的影响第67-72页
     ·实验第68页
     ·产物的XRD谱图第68页
     ·产物的形貌分析第68-71页
     ·产物的紫外-可见吸收特性第71-72页
   ·铜盐种类对产物紫外-可见吸收特性的影响第72-73页
   ·有机相对产物形貌和紫外-可见吸收特性的影响第73-75页
   ·铜盐和有机相均改变对产物形貌和紫外-可见吸收特性的影响第75-76页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76-77页
   ·水和表面活性剂比例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5 纳米Cu和ND/Cu复合物的催化和摩擦性能第79-95页
   ·纳米Cu和ND/Cu复合物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第79-83页
     ·热分析实验第79页
     ·不同粒径Cu对AP的催化作用第79-80页
     ·纳米Cu和ND/Cu复合物对AP的催化作用对比第80-82页
     ·催化机理探讨第82-83页
       ·AP的热分解反应机理第82页
       ·纳米Cu及ND/Cu复合物对AP热分解催化机理第82-83页
   ·纳米Cu和ND/Cu复合物对RD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第83-86页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83-84页
     ·ND对纳米Cu催化效果的影响第84-85页
     ·纳米Cu催化RDX的作用机理第85-86页
   ·ND改进纳米Cu催化作用的机理第86页
   ·纳米Cu及ND/Cu复合物的摩擦性能测试第86-94页
     ·试验原理第87-88页
     ·实验步骤第88页
     ·Cu粉添加量对摩擦性能的影响第88-90页
     ·载荷对摩擦性能的影响第90-92页
     ·ND/Cu的抗磨减摩作用第92-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6 低填充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NCC/PP及ND/PP的力学性能第95-104页
   ·确定纳米粒子填充量第95-96页
   ·NCC或ND低填充聚丙烯(PP)第96-104页
     ·试剂与仪器第96-97页
     ·试样的制备和测试第97页
       ·制样第97页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97页
     ·填充的分散性研究第97-98页
     ·低填充对PP结构有序化影响第98-99页
     ·热分析第99-101页
       ·DSC分析第99-100页
       ·TG分析第100-101页
     ·拉伸强度测试第101-102页
     ·冲击强度测试第102-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全文结论第104-107页
论文创新点第107-108页
本论文的不足及后续工作展望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0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