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反应器处理有害废气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有害废气的现状及危害 | 第13-18页 |
·有害废气污染的现状 | 第13页 |
·有害废气的危害 | 第13-18页 |
·有害废气的治理现状 | 第18-25页 |
·热力燃烧 | 第19页 |
·催化燃烧 | 第19-20页 |
·冷凝法 | 第20页 |
·吸收法 | 第20页 |
·吸附法 | 第20-21页 |
·复合治理技术 | 第21页 |
·生物法 | 第21-22页 |
·膜分离法 | 第22-23页 |
·光催化法 | 第23页 |
·微波催化氧化法 | 第23-24页 |
·电晕法 | 第24-25页 |
·电化学法研究进展及现状 | 第25-30页 |
·电化学介绍 | 第25页 |
·三维电极的机理及特点应用 | 第25-28页 |
·电化学反应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展望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0-4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0-31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实验流程 | 第31-33页 |
·硫化氢废气实验流程 | 第31-32页 |
·苯乙烯废气实验流程 | 第32-33页 |
·电化学反应器结构 | 第33-35页 |
·去除率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硫化氢去除率计算 | 第35-36页 |
·苯乙烯废气去除率计算 | 第36页 |
·产物的分析 | 第36-38页 |
·硫化氢废气产物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苯乙烯废气产物分析方法 | 第37页 |
·标准气体曲线的绘制 | 第37-38页 |
·本实验所要做的工作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实验结论与分析 | 第40-50页 |
·电化学反应器处理硫化氢废气实验结论 | 第40-45页 |
·电流密度变化对硫化氢去除率影响 | 第40页 |
·废气进气浓度对去除率影响 | 第40-41页 |
·停留时间变化对去除率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电解质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通电与不通电情况下对去除率影响 | 第43页 |
·活性炭的存在性对去除率影响 | 第43-44页 |
·电解后pH值的变化 | 第44-45页 |
·NaOH电解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 | 第44页 |
·NaCl电解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 | 第44-45页 |
·电化学反应器处理苯乙烯废气实验结论 | 第45-50页 |
·电流密度变化对苯乙烯去除率影响 | 第45-46页 |
·废气进气浓度对去除率影响 | 第46页 |
·停留时间变化对去除率影响 | 第46-47页 |
·不同电解质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通电与不通电情况下对去除率影响 | 第48-49页 |
·活性炭的存在性对去除率影响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产物分析 | 第50-53页 |
·硫化氢废气处理产物分析 | 第50-51页 |
·气态产物分析 | 第50页 |
·液相产物分析 | 第50-51页 |
·固体产物分析 | 第51页 |
·苯乙烯废气处理产物分析 | 第51-53页 |
·液相产物分析 | 第51-52页 |
·气态产物分析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55页 |
·电化学反应器处理硫化氢废气结论 | 第53页 |
·电化学反应器处理苯乙烯废气结论 | 第53页 |
·本实验存在不足点及今后工作建议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