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理论探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6页
 一、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就业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理论概述第16-20页
 一、 劳动力供给与厂商使用劳动要素理论第16-18页
  (一) 厂商使用劳动力要素的原则第16-17页
  (二) 劳动力要素的供给第17页
  (三) 劳动力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在市场中的均衡第17-18页
 二、 产业结构中的弹性理论第18页
 三、 人力资本积累理论第18-20页
第三章 我国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第20-33页
 一、 就业与失业的相关理论第20-21页
  (一) 就业的基本概念第20页
  (二) 失业的概念第20-21页
 二、 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经历的两个阶段第21-23页
  (一) 1977 年恢复第一次高考到 1999 年开始扩招第22页
  (二) 1999 年开始扩招到目前第22-23页
 三、 以个别学校的就业情况探究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第23-30页
  (一) 北京某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第24-28页
  (二) 全国毕业生就业情况第28-30页
 四、 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分析第30-33页
第四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经济学分析第33-51页
 一、 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失衡第33-35页
 二、 城市劳动市场供给和需求数量失衡第35-43页
  (一) 社会经验、劳动技能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第35-37页
  (二)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大学毕业生供给失衡第37-39页
  (三) GDP 就业弹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第39-43页
 三、 大学毕业生期望值与企业薪酬之间的矛盾第43-51页
第五章 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建议第51-55页
 一、 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第51页
 二、 优化市场结构,加强企业信息交流第51-53页
  (一) 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就业弹性第51-52页
  (二) 提高边远地区的优惠政策,合理引导大学生就业第52-53页
 三、 深化教育改革,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第53-55页
  (一) 自主办学,适度发展第53-54页
  (二)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重视资本积累和运用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个人简历及主要科研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斯坦利·费希高等教育观研究
下一篇:我国高等教育行政问责主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