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缺失丙酮酸甲酸裂解酶和乳酸脱氢酶的产乙醇重组大肠杆菌构建及特性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微生物乙醇代谢工程研究进展第12-27页
   ·前言第12-14页
     ·化石能源枯竭第12-13页
     ·生物能源时代的来临第13-14页
   ·利用纤维素等进行第二代乙醇生产第14-15页
   ·S.CEREVISIAE 代谢工程改造第15-16页
   ·Z.MOBILIS 乙醇代谢工程改造第16-17页
   ·产酸克雷伯氏菌、软腐欧文氏菌等其它乙醇工程菌第17-18页
   ·E.COLI 乙醇代谢菌株的改造第18-25页
     ·E.coli 和Z. mobilis 的乙醇发酵途径对比第18-19页
     ·Z.mobilis 双酶体系第19-22页
     ·E.coli 乙醇代谢工程第22-24页
     ·选育和改造耐抑制剂的产乙醇重组大肠杆菌第24-25页
   ·立题依据第25-27页
第二章 耐乙醇菌株的筛选和PDC-ADHB 双酶质粒的构建第27-41页
   ·材料和方法第27-34页
     ·菌株和质粒第27-28页
     ·细菌培养基第28-29页
     ·抗生素第29页
     ·生物化学试剂第29页
     ·酶第29页
     ·主要仪器第29页
     ·菌体培养第29页
     ·基因序列验证第29-30页
     ·基因组DNA 的分离第30页
     ·碱裂解法小量提取细菌质粒DNA第30-31页
     ·酶切及连接反应第31页
     ·琼脂糖凝胶中DNA 片段的回收第31页
     ·克隆pdc、adhB 等基因所用的引物第31-32页
     ·PCR 扩增第32页
     ·菌落PCR第32-33页
     ·DNA 片段的电击转化及筛选第33页
     ·乙醇大肠杆菌的定向筛选第33页
     ·乙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第33页
     ·乙醇含量标准曲线绘制第33-34页
     ·乙醇耐受菌株的筛选第34页
     ·乙醇耐受菌株活力测定第34页
   ·结果第34-39页
     ·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的乙醇耐受性比较第34-35页
     ·E.coliMG1655 对不同浓度乙醇耐受能力第35页
     ·E.coliMG1655 乙醇耐受菌株的筛选第35-36页
     ·pdc、adhB 基因序列分析第36-37页
     ·PDC-ADHB 双酶体系质粒的构建第37-38页
     ·转入pdc-adhB 双酶基因后,重组菌的乙醇生产能力第38-39页
   ·讨论第39-41页
     ·乙醇耐受菌株的筛选第39-40页
     ·PDC-ADHB 产乙醇途径的建立第40-41页
第三章 PFLB、LDHA 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和功能验证第41-54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5页
     ·菌株与质粒第41-42页
     ·主要仪器第42页
     ·基因缺失及验证引物第42页
     ·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第42页
     ·带有pKD46 辅助质粒MG165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2-43页
     ·pK46 质粒的消除第43页
     ·ΔpflB 突变株的验证第43页
     ·抗性标记基因的剔除第43页
     ·带有pet 质粒的工程菌株的发酵第43-44页
     ·乙酸、乳酸等副产物含量、葡萄糖残余量的检测第44页
     ·RED 突变系统原理第44-45页
   ·结果第45-52页
     ·大肠杆菌厌氧代谢途径分析及重新构建第45-46页
     ·pflB 基因缺失载体的构建第46-47页
     ·MP-P4、MG1655E、MP 发酵葡萄糖产乙醇及副产物比较分析第47-49页
     ·ldhA 基因的缺失第49-50页
     ·ΔldhA、ΔpflB 突变株的功能验证第50-51页
     ·P4 质粒对菌株厌氧生长能力的回补第51-52页
   ·讨论第52-54页
第四章 PFLB、LDHA 双缺失乙醇工程菌发酵分析第54-58页
   ·材料与方法第54页
     ·菌株第54页
     ·主要仪器第54页
     ·发酵培养第54页
     ·副产物及糖消耗率检测方法第54页
   ·结果第54-57页
     ·MG1655E、MP、MP-P4、MPL-P4 发酵葡萄糖时,生长速度及pH 值分析第54-55页
     ·MPL-P4 副产物产量及分析第55-56页
     ·MPL-P4 乙醇产量及分析第56页
     ·MG1655、MP、MP-P4、MPL-P4 发酵葡萄糖利用率第56-57页
   ·讨论第57-58页
第五章 小结第58-59页
附录1 Z.MOBILIS10232 ADHB 的核苷酸序列及开放读码框第59-61页
附录2 Z.MOBILIS10232 PDC 的核苷酸序列及开放读码框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致谢第71-72页
个人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基因融合转化方法在转基因玉米中的研究
下一篇:来源于假单胞菌1-7对硝基酚降解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