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2-19页 |
第一节 使用简约化模型还是结构化宏观模型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使用线性还是非线性的 | 第13-15页 |
第三节 作为央行货币政策依据的泰勒规则 | 第15-17页 |
第四节 国内在利率期限结构领域的研究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数据及模型 | 第19-33页 |
第一节 本文所用数据 | 第19-22页 |
一、宏观经济数据 | 第19-20页 |
二、零息票收益率曲线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建立线性期限结构模型 | 第23-28页 |
一、线性期限结构模型的一般形式 | 第23-26页 |
二、宏观因素与利率期限结构的作用关系 | 第26-28页 |
第四节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 | 第28-31页 |
第五节 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s)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33-53页 |
第一节 采用SVAR分析宏观因子与利率的关系 | 第33-38页 |
一、宏观因素与各期限利率的相互作用 | 第34-36页 |
二、各期限利率的方差分解 | 第36-38页 |
第二节 线性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38-53页 |
一、Yield-Onlv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39-40页 |
二、Yield-Only模型的实证结论 | 第40-44页 |
三、Yield-Macro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44-46页 |
四、Yield-Macro与Yield-Only、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对比 | 第46-51页 |
五、Yield-Macro与Yield-Only、VAR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第六章 改进方向 | 第55-56页 |
第一节 期限结构模型的设定 | 第55页 |
第二节 参数估计方法的改进 | 第55页 |
第三节 构建结构化的宏观模型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