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木工机床操作者生理指标变化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外对劳动安全问题的研究 | 第12页 |
·生理指标和劳动安全问题的研究 | 第12-13页 |
·相关领域的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2 实验 | 第15-32页 |
·实验准备 | 第15-26页 |
·相关知识准备 | 第15-18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18-21页 |
·实验对象 | 第21-24页 |
·实验场地 | 第24页 |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24-26页 |
·实验内容 | 第26-28页 |
·长时间作业 | 第26页 |
·机床运行 | 第26-27页 |
·工作位置 | 第27-28页 |
·数据处理 | 第28-31页 |
·主观调查问卷处理 | 第28-30页 |
·个体差异排除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长时间作业后操作者生理指标变化 | 第32-40页 |
·引言 | 第32页 |
·长时间作业与心率变异性 | 第32-37页 |
·总体标准差 | 第33页 |
·差值均方平方根 | 第33-34页 |
·低频段功率 | 第34-35页 |
·高频段功率 | 第35页 |
·低频段功率与高频段功率比值 | 第35-37页 |
·长时间作业与血压 | 第37-39页 |
·舒张压 | 第37页 |
·收缩压 | 第37-38页 |
·平均动脉压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机床运行时操作者生理指标变化 | 第40-48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机床运行与心率变异性 | 第41-45页 |
·总体标准差 | 第41页 |
·差值均方平方根 | 第41-42页 |
·低频段功率 | 第42-43页 |
·高频段功率 | 第43页 |
·低频段功率与高频段功率比值 | 第43-45页 |
·机床运行与皮肤温度 | 第45-46页 |
·颈部皮肤温度 | 第45页 |
·手背部皮肤温度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 工作位置 | 第48-54页 |
·引言 | 第48页 |
·不同工作位置主观评价 | 第48-50页 |
·圆锯不同工作位置主观评价 | 第48-49页 |
·平刨不同工作位置主观评价 | 第49-50页 |
·不同工作位置动态血压恢复时间 | 第50-53页 |
·舒张压恢复时间 | 第51页 |
·收缩压恢复时间 | 第51-52页 |
·平均动脉压恢复时间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