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中羰基硫的加氢催化转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 ·IGCC技术介绍和煤气脱硫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 ·煤气脱硫技术 | 第12-13页 |
| ·H_2S的脱除 | 第13-15页 |
| ·高温煤气脱硫技术及脱硫剂选择原则 | 第13页 |
| ·高温煤气脱硫剂 | 第13-15页 |
| ·COS的脱除 | 第15-29页 |
| ·水解转化法脱除COS | 第15-19页 |
| ·加氢转化法脱除COS | 第19-24页 |
| ·载体效应对加氢脱硫的影响 | 第24-28页 |
| ·煤气气氛组成对催化转化COS的影响 | 第28-29页 |
| ·论文选题意义 | 第29-30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30-34页 |
| ·实验材料及设备仪器 | 第30-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 ·实验设备 | 第30-31页 |
| ·分析仪器 | 第31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31-32页 |
| ·样品表征 | 第32-33页 |
| ·X射线衍射(XRD) | 第32页 |
| ·热重分析 | 第32页 |
| ·比表面积、孔分布测定 | 第32-33页 |
| ·气相色谱分析 | 第33页 |
| ·样品的加氢催化转化活性评价 | 第33-34页 |
| ·COS加氢催化转化实验装置 | 第33-34页 |
| 3 负载型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转化COS的研究 | 第34-45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负载型单组份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转化COS的研究 | 第34-37页 |
| ·活性炭负载单组份催化剂的制备 | 第34-36页 |
|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 | 第36-37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0页 |
| ·前躯体(NH_4)_2MoS_4的XRD谱图 | 第37页 |
| ·前躯体(NH_4)_2MoS_4的热失重分析 | 第37-38页 |
| ·活性炭负载单组份催化剂的XRD谱图 | 第38-39页 |
| ·活性炭负载单组份催化剂的活性考察 | 第39-40页 |
| ·负载型双组份催化剂催化转化COS的研究 | 第40-44页 |
| ·活性炭负载双组分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页 |
| ·活性炭负载双组份催化剂的XRD谱图 | 第40-41页 |
| ·活性炭负载双组份催化剂的活性考察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载体对负载型催化剂催化转化COS活性的影响 | 第45-51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不同载体负载MoS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45-46页 |
| ·不同载体负载MoS_2催化剂的表征 | 第46-49页 |
| ·XRD表征 | 第46-47页 |
| ·低温氮吸附-脱附等温线 | 第47-48页 |
| ·比表面积和孔体积 | 第48-49页 |
| ·不同载体负载MoS_2催化剂的活性考察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5 煤气气氛组成对COS催化转化的影响 | 第51-59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煤气中CO对COS催化转化的影响 | 第51-54页 |
| ·CO存在对COS催化转化的影响 | 第51-52页 |
| ·CO浓度对COS催化转化的影响 | 第52-54页 |
| ·煤气中H_2对COS催化转化的影响 | 第54-55页 |
| ·煤气中H_2S对COS催化转化的影响 | 第55-58页 |
| ·H_2S存在对COS催化转化的影响 | 第55-56页 |
| ·H_2S浓度对COS催化转化的影响 | 第56-57页 |
| ·不同温度下H_2S对COS催化转化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