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 ·我国石油资源现状 | 第10-12页 |
| ·煤炭作为石油替代资源的途径 | 第12-13页 |
| ·煤气化方法 | 第12页 |
| ·费托合成 | 第12-13页 |
| ·氢气分离方法 | 第13-15页 |
| ·氢气分离方法简介 | 第13-14页 |
| ·氢气分离膜材料 | 第14-15页 |
| ·一氧化碳分离方法 | 第15-17页 |
| ·铜铵液吸收法 | 第15-16页 |
| ·深冷分离法 | 第16页 |
| ·Cosorb法 | 第16页 |
| ·Hisorb法 | 第16-17页 |
| ·变压吸附法 | 第17页 |
|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 | 第17-19页 |
|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发展 | 第17-18页 |
| ·Unisim简介 | 第18-19页 |
| ·中空纤维膜数学模型 | 第19-24页 |
| ·中空纤维膜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模拟计算系统中的计算模型 | 第21-24页 |
|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2 弛放气回收过程的设计与选择 | 第25-38页 |
| ·工艺设计基础 | 第25-27页 |
| ·计算模型和参数 | 第25-26页 |
| ·模拟基础条件 | 第26-27页 |
| ·氢气回收流程设计 | 第27-34页 |
| ·回收流程的讨论 | 第27-31页 |
| ·两种分离膜组件经济性比较 | 第31页 |
| ·渗透侧压力变化对过程的影响 | 第31-34页 |
| ·一氧化碳回收工艺流程设计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3 综合回收流程优化和系统稳定性讨论 | 第38-54页 |
| ·回收过程优化 | 第38-47页 |
| ·吹扫方式的选择 | 第38-41页 |
| ·PSA吸附尾气回收 | 第41-44页 |
| ·PSA置换尾气回收 | 第44-47页 |
| ·回收过程处理量讨论 | 第47-50页 |
| ·处理量对膜回收过程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处理量对PSA回收过程的影响 | 第48-50页 |
| ·膜法回收氢气系统稳定性讨论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4 Unisim Design中膜分离计算模型的改进 | 第54-66页 |
| ·原计算模型与文献实验值对比 | 第54-55页 |
| ·两组份中空纤维膜分离微分计算数学模型 | 第55-57页 |
| ·可视界面的设置 | 第57-60页 |
| ·VB嵌入程序的编写 | 第60-63页 |
| ·改进膜计算模块的使用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附录 Membrane Extension计算程序改进部分 | 第71-85页 |
| 论文创新点与展望 | 第85-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