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本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页 |
第四节 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一、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 第12-17页 |
二、关于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的研究 | 第17-18页 |
第五节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结构分析 | 第19-24页 |
第一节 建国后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演变过程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结构分析 | 第21-24页 |
一、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 第21页 |
二、高校教师专业结构分析 | 第21页 |
三、高校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第21-22页 |
四、高校教师年龄结构分析 | 第22页 |
五、高校教师学历结构分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的现状 | 第24-28页 |
第一节 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性 | 第24-25页 |
一、加强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 第24-25页 |
二、加强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是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 | 第25页 |
第二节 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一、高校人力资本管理理念陈旧,人力资本开发思想缺乏 | 第25-26页 |
二、人力资本开发制度不完善,教师培训资金欠缺 | 第26-27页 |
三、激励和分配机制难以激发教师人力资本开发的动力 | 第27-28页 |
第四章 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应用研究——以湖南省S高校为例 | 第28-35页 |
第一节 S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概况 | 第28-31页 |
一、学历结构 | 第28-29页 |
二、职称结构 | 第29-30页 |
三、年龄结构 | 第30-31页 |
第二节 S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第三节 S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的具体措施 | 第32-35页 |
一、坚定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 第32-33页 |
二、人才流动机制灵活 | 第33页 |
三、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相结合 | 第33-34页 |
四、建立了科学的激励机制 | 第34-35页 |
第五章 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的新模式 | 第35-39页 |
第一节 纵向开发模式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横向开发模式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教师个体开发模式 | 第37-39页 |
第六章 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39-50页 |
第一节 改变教师人力资本开发观念 | 第39-40页 |
第二节 促进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 | 第40-43页 |
一、人力资本流动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二、我国高校教师流动现状 | 第41-42页 |
三、促进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合理流动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加强高校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 | 第43-45页 |
一、高校教师的学历教育 | 第43-44页 |
二、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能培训 | 第44-45页 |
三、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 | 第45页 |
第四节 创新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激励模式 | 第45-48页 |
一、物质激励 | 第46-47页 |
二、目标激励 | 第47页 |
三、精神激励 | 第47-48页 |
第五节 提高高校教师的健康水平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