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边坡桩钉复合支护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土钉支护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发展状况 | 第14-19页 |
|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9-20页 |
| ·论文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第2章 离心模型试验的基本原理 | 第22-32页 |
| ·概述 | 第22页 |
| ·离心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 第22-23页 |
|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 第23-27页 |
| ·离心模型试验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 ·离心模型试验中各物理量的相似关系 | 第24-25页 |
| ·离心模型试验相似关系 | 第25-27页 |
| ·离心模型试验的误差分析 | 第27-32页 |
| ·离心力引起的误差 | 第27-28页 |
| ·离心机启动和制动误差 | 第28页 |
| ·边界效应问题 | 第28-29页 |
| ·粒径效应与几何尺寸效应的问题 | 第29-30页 |
| ·科氏加速度误差分析 | 第30页 |
| ·采集系统引起的误差分析 | 第30-32页 |
| 第3章 黄土高边坡土钉支护离心模型试验设计 | 第32-50页 |
| ·工程概况 | 第32-33页 |
| ·试验场地和设备技术指标 | 第33-35页 |
| ·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35-40页 |
| ·模型比尺 | 第35页 |
| ·相似关系 | 第35页 |
| ·模型填料 | 第35-36页 |
| ·主要构件的模拟 | 第36-38页 |
| ·量测技术 | 第38-40页 |
| ·试验模拟过程 | 第40页 |
| ·模型实验方案分组设计 | 第40-43页 |
| ·试验步骤 | 第43-50页 |
| ·准备工作 | 第43页 |
| ·填筑模型 | 第43-48页 |
| ·计算模型重心(以M1为例) | 第48页 |
| ·配重计算 | 第48-49页 |
| ·按设计运行程序开始运行(以M1为例) | 第49-50页 |
| 第4章 模型一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50-60页 |
| ·坡顶沉降分析 | 第50-51页 |
| ·坡面水平位移分析 | 第51-52页 |
| ·坡内土体位移分析 | 第52-56页 |
| ·裂缝及滑面分析 | 第56-60页 |
| 第5章 模型二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60-74页 |
| ·坡顶沉降分析 | 第60-61页 |
| ·坡面水平位移分析 | 第61页 |
| ·坡内土体位移分析 | 第61-66页 |
| ·裂缝及滑面分析 | 第66-69页 |
| ·土钉受力及支护效果分析 | 第69-74页 |
| 第6章 模型三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74-94页 |
| ·坡顶沉降分析 | 第74-75页 |
| ·坡面水平位移分析 | 第75页 |
| ·边坡内部土体位移 | 第75-79页 |
| ·裂缝及滑面分析 | 第79-81页 |
| ·土钉受力分析 | 第81-83页 |
| ·抗滑桩受力分析 | 第83-90页 |
| ·土压力 | 第83-84页 |
| ·应变 | 第84-85页 |
| ·弯矩 | 第85-88页 |
| ·剪力 | 第88-89页 |
| ·土抗力 | 第89-90页 |
| ·桩钉复合支护效果分析 | 第90-94页 |
| ·坡顶沉降对比分析 | 第90-91页 |
| ·坡面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第91-92页 |
| ·边坡破坏形态及滑动面对比分析 | 第92页 |
| ·支护形式的比选 | 第92-94页 |
| 结论 | 第94-95页 |
|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95-96页 |
| 致谢 | 第96-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