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可行性分析 | 第11-12页 |
| ·本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页 |
| ·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 ·研究不足 | 第13-14页 |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14-24页 |
| ·负债融资定义与结构 | 第14-15页 |
| ·负债融资的定义 | 第14页 |
| ·负债融资结构 | 第14-15页 |
| ·企业绩效理论 | 第15-17页 |
| ·绩效的定义 | 第15页 |
| ·绩效的衡量 | 第15-17页 |
| ·负债融资对绩效影响理论 | 第17-19页 |
| ·负债融资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19-22页 |
| ·实证研究回顾 | 第19-21页 |
| ·对实证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21-22页 |
| ·本文对绩效的定义 | 第22页 |
| ·本文绩效衡量 | 第22-23页 |
| ·以负债融资结构为切入点的理由 | 第23-24页 |
| 3 农业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 第24-28页 |
| ·农业上市公司的界定 | 第24页 |
| ·农业上市公司产生的背景 | 第24-25页 |
| ·行业和区域分布 | 第25-26页 |
| ·农业上市公司区域分布 | 第25页 |
| ·大农业内的行业分布 | 第25-26页 |
| ·资产规模 | 第26-27页 |
| ·经营状况 | 第27-28页 |
| 4 研究设计 | 第28-36页 |
| ·研究假说 | 第28-30页 |
|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第30-31页 |
| ·数据来源及运用 | 第30-31页 |
| ·样本选取原则 | 第31页 |
| ·指标描述 | 第31-33页 |
| ·确定绩效指标体系 | 第31-32页 |
| ·确定负债融资结构指标 | 第32-33页 |
| ·建立模型 | 第33-36页 |
| ·绩效分析模型—因子分析 | 第33-35页 |
| ·相关性原理 | 第35-36页 |
| 5 实证分析 | 第36-47页 |
| ·绩效分析 | 第36-43页 |
| ·绩效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页 |
| ·因子分析运用 | 第36-43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43页 |
| ·负债融资结构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页 |
| ·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43页 |
| ·实证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 ·结论分析 | 第44-47页 |
| 6 对策建议 | 第47-52页 |
| ·千方百计增强农业企业盈利能力 | 第47-48页 |
| ·激励社会资金投资农业 | 第48-49页 |
| ·实行全面农业项目贷款贴息制度,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手续费 | 第49页 |
| ·实行特殊的农业企业上市标准,增加农业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 第49页 |
| ·增加农业上市公司长期负债比重 | 第49-50页 |
| ·建立良好的信誉,为商业信用融资创造条件 | 第50页 |
| ·强化银行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监督 | 第50-51页 |
| ·提高企业经理层的管理能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 附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