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及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20-26页 |
·中小企业的基本理论 | 第20-22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20-21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21-22页 |
·信用担保的基本理论 | 第22-23页 |
·信用担保的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信用担保的功能 | 第23页 |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23-26页 |
·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23-24页 |
·风险管理的分类 | 第24-26页 |
第3章 国内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比较研究 | 第26-34页 |
·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分析 | 第26-30页 |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管理 | 第26-27页 |
·美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管理 | 第27-28页 |
·韩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管理 | 第28-30页 |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30-31页 |
·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风险管理的借鉴意义 | 第31-34页 |
·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风险管理的比较 | 第31-32页 |
·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借鉴 | 第32-34页 |
第4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 | 第34-56页 |
·风险预防 | 第35-39页 |
·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 | 第35页 |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 第35-36页 |
·建立在保项目的风险预警 | 第36-39页 |
·风险识别和评价 | 第39-48页 |
·科技型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来源 | 第40页 |
·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 | 第40-41页 |
·担保机构的风险评价 | 第41-43页 |
·受保企业的资信评估 | 第43-48页 |
·风险分散和转移 | 第48-53页 |
·风险分散的措施 | 第48-49页 |
·风险转移的措施 | 第49-53页 |
·风险补偿 | 第53-56页 |
·内部风险补偿 | 第53-54页 |
·外部风险补偿 | 第54-56页 |
第5章 吉林省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的风险管理 | 第56-66页 |
·省信用担保公司概况 | 第56页 |
·省信用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措施 | 第56-64页 |
·省信用担保公司的风险预防 | 第57-59页 |
·省信用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散和转移 | 第59-60页 |
·省信用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途径 | 第60-61页 |
·省信用担保公司的风险评价 | 第61-62页 |
·推进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 | 第62-64页 |
·建议 | 第64-66页 |
第6章 总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