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0 引言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文的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1 企业融资理论简介 | 第19-33页 |
·企业融资的基本内容 | 第19-23页 |
·融资的概念 | 第19页 |
·融资方式 | 第19-22页 |
·融资方式的比较 | 第22-23页 |
·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 | 第23-30页 |
·古典融资理论 | 第23-26页 |
·MM 理论与权衡理论 | 第26-30页 |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 第30-33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0-31页 |
·关系型借贷理论 | 第31页 |
·信贷配给理论 | 第31-33页 |
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33-45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33-37页 |
·境外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33-35页 |
·国内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35-37页 |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37-40页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 第40-43页 |
·内源融资 | 第40页 |
·债权融资 | 第40-42页 |
·直接融资渠道 | 第42-43页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5页 |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5-68页 |
·研究设计 | 第45-46页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52页 |
·影响中小企业外源融资能力的因素 | 第46-49页 |
·影响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因素 | 第49-51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51-52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52-53页 |
·被解释变量 | 第52页 |
·解释变量 | 第52-53页 |
·样本来源及模型设计 | 第53-57页 |
·样本数据来源 | 第53-55页 |
·模型设计 | 第55-57页 |
·模型回归结果及简要分析 | 第57-62页 |
·模型回归结果 | 第57-59页 |
·实证结果解释 | 第59-62页 |
·实证结论 | 第62-68页 |
·外源融资能力低的原因 | 第63-64页 |
·内源融资不足的原因 | 第64-65页 |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缺乏,对信贷资金依赖性较强 | 第65页 |
·关系型借贷现象存在 | 第65-66页 |
·折旧率水平低 | 第66-68页 |
4 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对策建议 | 第68-78页 |
·企业自身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68-70页 |
·提高企业自身的内源融资能力 | 第68-69页 |
·加强银企合作 | 第69页 |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第69-70页 |
·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 第70-72页 |
·提高中小企业资产折旧率 | 第70-71页 |
·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 第71-72页 |
·创新融资方式—融资租赁 | 第72-78页 |
·融资租赁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作用 | 第73-75页 |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利用融资租赁的对策 | 第75-7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