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3 《劳动合同法》出台背景及立法宗旨 | 第14-18页 |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背景 | 第14-15页 |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 第15-18页 |
·进一步规范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 第15-16页 |
·突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第16页 |
·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 第16-18页 |
4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的比较研究 | 第18-23页 |
·适用范围明显扩大 | 第18页 |
·突出强化了劳动关系的稳定 | 第18-19页 |
·进一步规范了劳动关系形式 | 第19页 |
·明显扩大了合同解除补偿范围 | 第19-20页 |
·对合同违约金设立合理限制 | 第20页 |
·强化了用人单位保险责任 | 第20-21页 |
·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加大处罚力度 | 第21页 |
·增设了随附义务 | 第21-22页 |
·为劳动者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救助手段 | 第22-23页 |
5 《劳动合同法》对用工成本的影响 | 第23-36页 |
·劳动合同法对不同类型企业工资成本影响 | 第23-26页 |
·某高科技企业的用工成本 | 第23页 |
·某餐饮业企业的用工成本 | 第23-24页 |
·某纺织类企业的用工成本 | 第24页 |
·某机械电子类企业的用工成本 | 第24页 |
·某电气设备企业的用工成本 | 第24页 |
·某服装业企业的用工成本 | 第24-25页 |
·某鞋类企业的用工成本 | 第25页 |
·某烟具类企业的用工成本 | 第25页 |
·某眼镜类企业的用工成本 | 第25-26页 |
·《劳动合同法》对不同类型企业解雇成本影响的模型分析 | 第26-29页 |
·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26-27页 |
·模型的基本分析 | 第27-29页 |
·模型的分析结论 | 第29页 |
·《劳动合同法》颁布前后用工成本变化的实例分析 | 第29-30页 |
·《劳动合同法》导致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 第30-36页 |
6 人力资源工作建议及《劳动合同法》发展展望 | 第36-40页 |
·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工作建议 | 第36-37页 |
·关于招聘工作的建议 | 第36页 |
·关于签订劳动合同的建议 | 第36页 |
·关于培训工作的建议 | 第36页 |
·关于制定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建议 | 第36-37页 |
·关于办理人员离职工作的建议 | 第37页 |
·关于解决劳务纠纷的建议 | 第37页 |
·关于人力资源业务外包的建议 | 第37页 |
·《劳动合同法》未来的发展展望 | 第37-40页 |
·将无效合同改为可撤消合同 | 第37-38页 |
·增加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 | 第38-39页 |
·对用人单位违反报酬支付义务加大惩罚力度 | 第39-40页 |
7 结论 | 第40-42页 |
·研究结论 | 第40页 |
·研究建议 | 第40-41页 |
·研究不足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作者简历 | 第44-4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