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经鼻给药脑内递药特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21页
 1 立项依据及目的第9-13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第9-10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复杂第10-11页
   ·中医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及其与现代医学的关系第11-12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效果不佳亟待开发有效药物第12-13页
 2 脑内疾病治疗的瓶颈及鼻腔给药研究现状第13-17页
 3 黄芩苷的理化特性及其药理研究第17-19页
 4 磷脂复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其优势第19-20页
 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第20-21页
正文第21-94页
 第一章 黄芩苷载药系统的研究第21-41页
  第一节 载药系统的制备工艺研究第21-31页
   1 仪器与试剂第21-22页
   2 实验方法第22-30页
   ·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第22-25页
   ·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第25-28页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制备第28-30页
   3 黄芩苷脂质体、β-环糊精包合物与磷脂复合物在制备工艺上比较第30-31页
  第二节 黄芩苷载药系统体外透膜特性的比较研究第31-35页
   1 仪器与试剂第31页
   2 实验方法第31-34页
   ·黄芩苷分析方法的建立第31-32页
   ·离体动物鼻黏膜体外渗透性实验模型的建立第32-33页
   ·实验装置第33页
   ·数据处理第33-34页
   3 实验操作第34页
   4 实验结果第34-35页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第35-41页
 第二章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理化性质和初步稳定性研究第41-55页
  第一节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理化性质研究第41-47页
   1 载药系统溶解性能的研究第41-47页
   ·仪器与试剂第41页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水中溶解性能的测定第41-43页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正辛醇中溶解性能的测定第43-45页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第45-47页
  第二节 稳定性实验第47-52页
   1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初步稳定性考察第47-52页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47-48页
   ·样品斑点稳定性考察第48-49页
   ·实验方法第49页
   ·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第49-50页
   ·光照对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第50页
   ·湿度对黄琴昔磷脂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第50-51页
   ·室温留样的考察第51-52页
  第三节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中黄芩苷回收率的测定第52页
   1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52页
   2 样品测定第52页
  第四节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第52-53页
   1 气相色谱条件第52-53页
   2 溶液的配制第53页
   3 样品测定第53页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第53-55页
 第三章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载药机理的初步探讨第55-64页
  第一节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形态分析第55页
   1 实验方法第55页
   2 实验结果第55页
   3 结果分析第55页
  第二节 粒径分析第55-56页
   1 仪器第55页
   2 实验方法第55页
   3 实验结果第55-56页
  第三节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IR光谱分析第56-57页
   1 实验方法第56页
   2 实验结果第56页
   3 结果分析第56-57页
  第四节 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核磁共振成像分析第57-58页
   1 实验方法第57页
   2 实验结果第57-58页
  第五节 黄芩苷与磷脂结合机理的量子化学法初探第58-61页
   1 分子设计思路第58-59页
   2 黄芩苷和磷脂分子结构优化第59页
   3 设计构型第59-60页
   4 优化后构型结果第60-61页
  第六节 小结与讨论第61-64页
 第四章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鼻粘膜毒性的研究第64-71页
  第一节 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对蟾蜍上腭纤毛运动时间及纤毛形态的影响第64-66页
   1 仪器与试剂第64-65页
   2 实验动物第65页
   3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65-66页
  第二节 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对大鼠鼻黏膜组织结构及表面纤毛形态的影响第66-67页
   1 实验分组与方法第66页
   2 观察指标及结果第66页
   3 数据处理第66页
   4 结果第66-67页
  第三节 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溶血实验第67-69页
   1 仪器与试剂第67-68页
   2 动物第68页
   3 方法与结果第68-69页
   ·2%红细胞混悬液的制备第68页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第68页
   ·溶血试验第68-69页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第69-71页
 第五章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体鼻粘膜吸收特性的研究第71-77页
  第一节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体鼻粘膜吸收特性的实验研究第71-75页
   1 仪器与材料第71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71-75页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71页
   ·标准曲线及方法学研究第71-72页
   ·装置与手术第72页
   ·数据处理第72页
   ·鼻循环在体实验可行性验证第72-74页
   ·黄芩苷在大鼠鼻粘膜的吸收第74-75页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第75-77页
 第六章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抗脑缺血损伤的药效评价第77-85页
  第一节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抗脑缺血损伤致大鼠脑水肿和神经功能损伤的实验研究.第77-80页
   1 仪器与材料第77页
   2 方法与结果第77-78页
   ·分组及给药第77-78页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建立第78页
   3 统计方法第78页
   4 检测指标及结果第78-80页
   ·神经功能评分第78-79页
   ·脑组织含水量第79-80页
  第二节 磷脂复合物对鼻黏膜纤毛黄芩苷清除率的影响第80-82页
   1 仪器与试剂第80-81页
   2 动物第81页
   3 方法与结果第81-82页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第82-85页
 第七章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小鼠脑内动力学研究第85-90页
  第一节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小鼠脑内动力学研究第85-88页
   1 仪器与材料第85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85-88页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85-86页
   ·小鼠脑内黄芩苷含量的测定第86-88页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第88-90页
 结论与展望第90-94页
  1. 全文结论第90-92页
  2. 创新点第92-93页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95-100页
附图第100-123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物热动力学表达的中药注射剂质量评价模式与方法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A3制剂中大腹皮等质量控制与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