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西双版纳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1页
一、写作本论文的一些研究前提第11-15页
 (一) 部分概念的阐释第11-12页
 (二)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2-13页
 (三) 已有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第13-15页
  1. 国内研究状况第13-14页
  2. 国外研究状况第14-15页
二、对西双版纳州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的调研第15-28页
 (一) 研究问题的背景说明第15-17页
 (二) 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前的先行认识第17-20页
  1. 当前西双版纳的社会现实及教育的状况和特点第17-18页
  2. 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大事第18页
  3. 加强对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第18-19页
  4. 加强对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第19-20页
 (三) 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调查第20-28页
  1. 问卷调查的基本概况及结论阐释第20-24页
  2. 西双版纳州民族学生在学习与思想状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第24-28页
三、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况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第28-39页
 (一) 西双版纳的社会因素:与民族心理和民族传统文化有关的思想倾向第28-32页
  1. 少数民族某些传统习俗会造成教育意识淡薄第29-30页
  2. 民族心理上的某种自我认知出现了偏差第30-31页
  3. 民族地区的节庆和傣族文化的优越感带来对学校教育的一些冲击第31-32页
 (二) 影响西双版纳教育的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困境对学生学习与思想有消极影响第32-33页
  1. 简单的农耕方式带来低下的教育需求第32-33页
  2. 经济发展落后使有的学生读不起书第33页
 (三) 民族地方的学校教育因素:突出民族特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矛盾第33-36页
  1. 学校教育模式缺乏民族特色,不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第33-35页
  2.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第35-36页
 (四) 民族学生的社区和家庭因素:自发性的教育诱导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第36-39页
  1. 家长的短视效益权衡第36页
  2. 家庭教育中主张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自发养成第36-37页
  3. 学校教育对学生思想品行的要求存在管理制度及方法上的机械与僵化第37-39页
四、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第39-48页
 (一) 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领域第39-42页
  1. 加强对各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和道德的宣传与教育第40页
  2. 重视养成教育第40-41页
  3. 培养现代人意识第41页
  4. 环境教育第41-42页
  5. 法律教育第42页
 (二) 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要遵守的原则第42-45页
  1. 国民教育与坚持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原则第43-44页
  2. 人性化原则第44页
  3.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第44页
  4. 特殊性原则第44-45页
  5. 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原则第45页
 (三) 探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第45-48页
  1. 开发校本德育资源和课程资源第45-46页
  2. 根据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重塑少数民族的职业教育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在实处第46页
  3. 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开展校内的实践活动第46-47页
  4.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德育工作者的素质第47页
  5. 重视和民族学生的家庭交流第47页
  6. 搭建远程信息技术平台,提搞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第50-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研究
下一篇:云南省呈贡大学城高校学分互换互认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