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反演与沙尘暴的卫星监测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2-16页 |
| ·沙尘对环境的危害 | 第12-14页 |
| ·沙尘对气候的影响 | 第14-16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沙尘光学特性研究 | 第16-18页 |
| ·沙尘卫星监测研究 | 第18-19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9-21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SACOL站气溶胶观测仪器介绍 | 第25-35页 |
| ·SACOL站简介 | 第25-26页 |
| ·观测仪器介绍 | 第26-32页 |
| ·气溶胶观测仪器 | 第26-29页 |
| ·辐射通量观测仪器 | 第29-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半干旱地区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反演 | 第35-57页 |
| ·引言 | 第35-36页 |
| ·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 | 第36-42页 |
| ·基本理论 | 第37-38页 |
| ·Langley回归方法 | 第38-40页 |
| ·Rayleigh散射和气体吸收校正 | 第40-42页 |
| ·沙尘气溶胶粒子谱分布 | 第42-45页 |
| ·基本定义 | 第42-43页 |
| ·反演方法 | 第43-45页 |
| ·单次散射反照率与不对称因子反演 | 第45-50页 |
| ·基本概念 | 第45-46页 |
| ·SBDART模式介绍 | 第46-47页 |
| ·反演方法 | 第47-50页 |
| ·辐射闭合检验 | 第50-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第四章 非球形沙尘粒子对光学特性反演的影响 | 第57-83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非球形与球形粒子对辐射通量的影响 | 第57-68页 |
| ·T-matrix、IGOM与DISORT简介 | 第58-59页 |
| ·单次散射特性 | 第59-63页 |
| ·辐射通量计算分析 | 第63-68页 |
| ·前向散射对光学厚度反演的影响 | 第68-80页 |
| ·蒙特卡洛辐射传输方法 | 第68-70页 |
| ·单次散射反照率与相函数 | 第70-71页 |
| ·前向单次与多次散射影响 | 第71-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第五章 气溶胶光学厚度卫星反演的检验 | 第83-97页 |
| ·引言 | 第83-84页 |
| ·星载MODIS与MISR仪器、算法介绍 | 第84-90页 |
| ·MODIS及业务算法 | 第84-87页 |
| ·Deep Blue算法 | 第87-88页 |
| ·MISR及业务算法 | 第88-90页 |
|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对比分析 | 第90-94页 |
| ·资料介绍 | 第90-91页 |
| ·比较结果 | 第91-94页 |
| ·小结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 第六章 沙尘暴卫星监测系统 | 第97-116页 |
| ·引言 | 第97页 |
| ·可见、红外方法监测沙尘 | 第97-101页 |
| ·微波方法监测沙尘 | 第101-112页 |
| ·沙尘对微波影响的观测研究 | 第101-105页 |
| ·沙尘对微波影响的模式研究 | 第105-109页 |
| ·极化亮温差方法 | 第109-112页 |
| ·小结 | 第112-11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第116-120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16-118页 |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120-122页 |
| 致谢 | 第122-125页 |
| 附录A | 第125-126页 |
| 附录B | 第126-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