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以斯坦福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1 引言第11-20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概念界定第12-14页
     ·模式第12页
     ·培养模式第12-13页
     ·研究生培养模式第13页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第13-14页
     ·中美硕士研究生学位第14页
   ·文献综述第14-18页
     ·文献检索过程第14-15页
     ·研究综述第15-18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20页
     ·研究思路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 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第20-27页
   ·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第20-22页
     ·萌芽期第20页
     ·形成期第20-21页
     ·蓬勃发展期第21页
     ·改革探索期第21-22页
   ·中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第22-26页
     ·旧中国时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第22-23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第23-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比较第27-32页
   ·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比较第27-28页
     ·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第27页
     ·中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第27-28页
   ·中美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学制比较第28-29页
     ·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学制第28页
     ·中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学制第28-29页
   ·中美硕士生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比较第29-30页
     ·美国硕士生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第29页
     ·中国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4 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比较第32-36页
   ·美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第32-33页
     ·课程设置第32-33页
     ·课程教学与考核第33页
   ·中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第33-34页
     ·课程设置第33-34页
     ·课程教学与考核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5 中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案例分析第36-43页
   ·两校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第36页
   ·两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比较第36-37页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第37-39页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第39-40页
   ·两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第40-42页
   ·两校教育学硕士论文比较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6 美国硕士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启示第43-49页
   ·培养目标要多样性第43页
   ·制定弹性的硕士生培养学制第43-44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硕士生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第44-45页
   ·注重硕士生科研和论文创新意识的培养第45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第45-46页
   ·明确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第46页
   ·专业研究方向不同,设置不同的教育学课程第46-47页
   ·改革教育学硕士的教学方式第47页
   ·学术性硕士学位教育要精英化第47-49页
7 结束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探究--基于剩余劳动力转移视角
下一篇:高校重点实验室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研究--以重庆市属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