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1-22页 |
1.1引言 | 第11-12页 |
1.2葡萄糖传感器概述 | 第12-14页 |
1.2.1酶葡萄糖传感器 | 第12-13页 |
1.2.2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 第13-14页 |
1.2.2.1无酶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优势 | 第13-14页 |
1.2.2.2无酶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缺陷 | 第14页 |
1.2.2.3无酶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纳米材料在无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4-21页 |
1.3.1基于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无酶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 | 第15-17页 |
1.3.2基于金属合金的无酶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 | 第17-19页 |
1.3.3基于非贵重过渡金属的无酶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 | 第19-21页 |
1.4本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基于氮化镍修饰的氮掺杂碳球(Ni3N/NCS)非酶葡萄糖传感器 | 第22-36页 |
2.1引言 | 第22-23页 |
2.2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2.2.1仪器与试剂 | 第23页 |
2.2.2碳球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3核壳结构Ni3N/NCS的制备 | 第24页 |
2.2.4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24页 |
2.2.5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 第24-25页 |
2.3结果与讨论 | 第25-35页 |
2.3.1Ni3N/NCS的表征 | 第25-29页 |
2.3.2Ni3N/NCS/GCE的葡萄糖电化学传感性能 | 第29-35页 |
2.4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基于镍基金属-有机-骨架的非酶葡萄糖传感器设计及葡萄糖传感性能研究 | 第36-45页 |
3.1引言 | 第36页 |
3.2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3.2.1Ni-MOF的制备 | 第36-37页 |
3.2.2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37页 |
3.2.3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 第37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3.3.1Ni-MOF的表征 | 第37-40页 |
3.3.2Ni-MOF/GCE的葡萄糖电化学传感性能 | 第40-44页 |
3.4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基于MOF前驱体的Ni3N/C复合微球的设计及葡萄糖传感性能研究 | 第45-55页 |
4.1引言 | 第45页 |
4.2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4.2.1Ni3N-MOF的制备 | 第45页 |
4.2.2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45-46页 |
4.2.3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 第46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46-54页 |
4.3.1Ni3N-MOF表征 | 第46-49页 |
4.3.2Ni3N-MOF/GCE的葡萄糖电化学传感性能 | 第49-54页 |
4.4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纳米Au负载的Ni-MOF微球的设计及葡萄糖传感性能研究 | 第55-63页 |
5.1引言 | 第55页 |
5.2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5.2.1Au-Ni-MOF的制备 | 第55页 |
5.2.2Au-Ni修饰材料电极的制备 | 第55-56页 |
5.2.3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 第56页 |
5.3结果与讨论 | 第56-62页 |
5.3.1Au-Ni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56-58页 |
5.3.2Au-Ni-MOF/GCE的葡萄糖电化学传感性能 | 第58-62页 |
5.4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