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政策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知识溢出理论 | 第18-19页 |
·知识产权保护理论 | 第19-20页 |
·政策理论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23-32页 |
·相关概念 | 第23-25页 |
·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 | 第23-24页 |
·知识溢出及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 | 第24-25页 |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的经济学分析 | 第25-26页 |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的过程分析 | 第26-29页 |
·产品模仿过程 | 第27页 |
·合作创新过程 | 第27-28页 |
·技术转让过程 | 第28页 |
·人力资本流动过程 | 第28-29页 |
·非正式沟通过程 | 第29页 |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1页 |
·技术水平差距 | 第29-30页 |
·溢出吸收方的技术吸收能力 | 第30页 |
·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政策的系统分析 | 第32-41页 |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政策的必要性及经济效应 | 第32-34页 |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政策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政策的经济效应 | 第33-34页 |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政策制定的要素分析 | 第34-37页 |
·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 | 第34-35页 |
·政策对象 | 第35-36页 |
·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手段和方法 | 第36-37页 |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政策的环境因素分析 | 第37-40页 |
·经济环境 | 第37-38页 |
·地理环境 | 第38-39页 |
·法律环境 | 第39页 |
·文化环境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政策体系构建 | 第41-50页 |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政策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41-42页 |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政策体系的框架 | 第42-47页 |
·财政投入政策 | 第42-43页 |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 第43-44页 |
·人才管理政策 | 第44-45页 |
·高校及科研机构政策 | 第45-46页 |
·产业集群政策 | 第46页 |
·合作创新政策 | 第46-47页 |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政策的保障体系 | 第47-49页 |
·政府角度 | 第47-48页 |
·企业角度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