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学论文--新闻工作自动化、网络化论文

VR技术应用于新闻实践的伦理困境及其突破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2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VR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实践第9页
        1.1.2 VR新闻的伦理困境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6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20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0-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5 技术路线图第22页
    1.6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第22-23页
        1.6.1 创新点第22-23页
        1.6.2 研究不足第23页
    1.7 理论依据第23-25页
        1.7.1 沉浸理论第23页
        1.7.2 存在理论第23-25页
2 VR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具体实践应用第25-27页
    2.1 VR技术应用于新闻领域的国外代表性实践第25-26页
    2.2 VR技术应用于新闻领域的国内代表性实践第26-27页
3 VR沉浸式新闻面临的新闻伦理困境及指标体系构建第27-46页
    3.1 新闻叙事方式中VR沉浸与存在带来的伦理困境第27-31页
        3.1.1 全景叙事中细节显化作用对新闻选题的影响第27-30页
        3.1.2 偏重受众体验价值的镜头叙事语法对新闻生产的影响第30-31页
    3.2 新闻叙事能力中VR交互性带来的伦理困境第31-36页
        3.2.1 泛娱乐化对新闻价值的冲突第32页
        3.2.2 逼真的“在场感”体验交互诱发片面情绪化舆论滋生第32-34页
        3.2.3 共情效应遮蔽下的“议程设置”权第34-36页
    3.3 新闻叙事效果中VR想象性带来的伦理困境第36-39页
        3.3.1 “图式”符号叙事效果对新闻价值的影响第36-37页
        3.3.2 客观真实与虚拟现实的话语困局第37-39页
    3.4 构建VR技术应用于新闻实践的伦理困境指标体系第39-46页
        3.4.1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第39-40页
        3.4.2 依据VR沉浸式新闻的伦理困境的指标筛选及指标解释第40-45页
        3.4.3 指标体系构建第45-46页
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VR技术应用于新闻实践的伦理困境分析第46-53页
    4.1 层次分析法概述第46页
    4.2 问卷设计及说明第46-47页
    4.3 创建判断矩阵与元素权重计算第47-51页
        4.3.1 根据AHP模型构建判断矩阵第47-48页
        4.3.2 计算权向量、权重、特征根第48页
        4.3.3 一致性检验第48-49页
        4.3.4 数据计算第49-51页
    4.4 结果分析第51-53页
        4.4.1 权重结果第51-52页
        4.4.2 结果分析第52-53页
5 虚拟现实(VR)新闻伦理困境的破解之道第53-57页
    5.1 探索现实与虚拟的交互功能——构建多维价值认同第53-54页
    5.2 深化“社会责任论”意识——保障新闻价值准确传达第54-55页
    5.3 融合媒介发展物尽其用——搭建“智媒”新闻业务平台第55-57页
        5.3.1 丰富VR技术表现,增强媒体公信力第55页
        5.3.2 “智媒”实现新闻生产多样化、信息传播无边界第55-57页
6 结论第57-59页
    6.1 研究不足第57-58页
    6.2 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附录第67-72页
后记第72-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型期中国主流媒体的灾难呈现与记忆实践--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例
下一篇:网民雾霾议题的建构与表达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