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0页 |
1.1 NK细胞免疫疗法 | 第9-10页 |
1.2 CIK细胞免疫疗法 | 第10-20页 |
1.2.1 不同辅助因子对CIK细胞免疫疗法的影响 | 第12-15页 |
1.2.2 免疫检验位点对CIK细胞疗法的影响 | 第15-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9页 |
2.1 NK细胞免疫治疗法 | 第20-23页 |
2.1.1 抗体,细胞因子和培养基 | 第20页 |
2.1.2 流式细胞检测与细胞计数 | 第20页 |
2.1.3 PBMC细胞和肿瘤靶细胞的制备 | 第20-21页 |
2.1.4 IFN-γ的释放测定 | 第21页 |
2.1.5 体外细胞毒性分析(流式细胞仪法) | 第21-22页 |
2.1.6 NK细胞的扩增 | 第22-23页 |
2.1.7 统计学分析 | 第23页 |
2.2 CIK细胞免疫疗法 | 第23-29页 |
2.2.1 培养试剂与抗体 | 第23-24页 |
2.2.2 流式细胞检测和细胞计数 | 第24页 |
2.2.3 肿瘤靶细胞的制备 | 第24页 |
2.2.4 实验分组与CIK细胞的制备 | 第24-25页 |
2.2.5 细胞扩殖能力的检测 | 第25-26页 |
2.2.6 穿孔蛋白、颗粒酶B、CD107a、CD3和CD56的检测 | 第26页 |
2.2.7 Tcm细胞含量的检测 | 第26页 |
2.2.8 Treg细胞含量的检测 | 第26-27页 |
2.2.9 IFN-γ和 TNF-α的释放测定 | 第27页 |
2.2.10 CIK淋巴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流式细胞仪法) | 第27-28页 |
2.2.11 统计学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9-41页 |
3.1 NK细胞免疫疗法 | 第29-34页 |
3.1.1 CD3、CD52联合诱导对于NK细胞增殖能力的结果 | 第29-31页 |
3.1.2 新鲜分离的NK细胞和培养的NK细胞表型的差异和IFN-γ分泌 | 第31-32页 |
3.1.3 培养前和培养14d后NK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 | 第32页 |
3.1.4 NK细胞在临床上运用的优势 | 第32-34页 |
3.2 CIK细胞免疫疗法 | 第34-41页 |
3.2.1 辅助因子的组合对CIK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2 辅助因子对CIK淋巴细胞不同细胞亚群所占比例的结果 | 第36页 |
3.2.3 辅助因子对CIK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含量 | 第36-38页 |
3.2.4 CIK淋巴细胞对肿瘤体外杀伤活性实验结果 | 第38页 |
3.2.5 CD107a,穿孔蛋白和颗粒酶B的检测结果 | 第38-39页 |
3.2.6 IFN-γ和 TNF-α的释放测定结果 | 第39-40页 |
3.2.7 CIK淋巴细胞的PD1、CTLA-4和TIM-3表达量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实验分析与讨论 | 第41-52页 |
4.1 .NK细胞治疗法 | 第41-44页 |
4.2 .CIK细胞治疗法 | 第44-52页 |
4.2.1 CD28抗体、IL-12、IL-15和IL-21联合使用对CIK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2 CD28抗体、IL-12、IL-15和IL-21联合使用对CIK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影响 | 第46-47页 |
4.2.3 CD28抗体、IL-12、IL-15和IL-21联合使用对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影响 | 第47-49页 |
4.2.4 CIK细胞培养过程中PD1、CTLA-4和TIM-3的表达量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