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一 国内对反乌托邦科幻电影的研究 | 第13-15页 |
二 国外对反乌托邦科幻电影的研究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反乌托邦与科幻电影 | 第16-23页 |
第一节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未来社会的对立预言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反乌托邦与文艺 | 第18-20页 |
第三节 科幻电影中的反乌托邦 | 第20-23页 |
第二章 21世纪好莱坞反乌托邦科幻电影主要题材 | 第23-36页 |
第一节 以末日来临/末日后世界为题材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以人工智能为题材 | 第26-29页 |
第三节 以克隆人/复制人为题材 | 第29-30页 |
第四节 以生化实验为题材 | 第30-32页 |
第五节 以其他科技手段为题材 | 第32-36页 |
第三章 21世纪好莱坞反乌托邦科幻电影中的道德异化和希望设想 | 第36-52页 |
第一节 人机关系混乱导致的人性异化 | 第37-41页 |
一 作为替代者的机器——以《机器人总动员》为例 | 第37-39页 |
二 作为控制者的机器人——以《黑客帝国》为例 | 第39-41页 |
第二节 人类中心导致的动物伦理沦陷 | 第41-43页 |
一 人类中心主义之下的生态失衡——以《猩球崛起》为例 | 第41-43页 |
二 对人类种族冲突的政治隐喻 | 第43页 |
第三节 僭越生命,破坏人类独特价值 | 第43-47页 |
一 克隆人引发的人权问题——以《逃出克隆岛》为例 | 第44页 |
二 克隆人引发的伦理问题——以《第六日》为例 | 第44-46页 |
三 克隆人能否存在:人类独特的生命体验与价值 | 第46-47页 |
第四节 极权控制下的自由主义沦丧 | 第47-52页 |
一 权力欲望下的道德沦陷——以《少数派报告》为例 | 第47-49页 |
二 对少数人权力欲望的必要控制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