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清潩河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配置和功能改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第12-22页
        1.2.1 河岸带植物群落配置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2 植物的耐寒性研究进展第14-17页
        1.2.3 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研究进展第17-21页
        1.2.4 现有研究中存在问题第21-22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3-24页
        1.4.1 研究内容第23页
        1.4.2 技术路线第23-24页
    1.5 创新点第24-25页
2 清潩河流域河岸带现状调研第25-34页
    2.1 清潩河流域概况第25-26页
        2.1.1 地理位置第25-26页
        2.1.2 气候特征第26页
    2.2 清潩河流域河岸带植物调查第26-30页
        2.2.1 乔木类第27-28页
        2.2.2 灌木类第28-29页
        2.2.3 草本类第29页
        2.2.4 水生植物类第29-30页
    2.3 清潩河流域河岸带植物现状评价第30-33页
        2.3.1 流域河岸带植物总体分析第30页
        2.3.2 各支流对比分析第30-31页
        2.3.3 河流上下游对比分析第31-32页
        2.3.4 河岸带植物现状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河岸带植物种类的筛选和配置第34-44页
    3.1 植物种类的筛选原则第34-35页
    3.2 植物种类的筛选结果第35-40页
        3.2.1 乔、灌木植物第35-39页
        3.2.2 草本植物第39页
        3.2.3 水生植物第39-40页
    3.3 植物群落配置的原则和方法第40-42页
        3.3.1 配置原则第40-41页
        3.3.2 配置方法第41-42页
    3.4 河岸带植物群落的配置建议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草本植物耐寒能力优化试验研究第44-6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4-47页
        4.1.1 试验材料第44-45页
        4.1.2 试验步骤及方法第45-4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7-64页
        4.2.1 外源物质对植物耐寒性相关指标的影响第47-61页
        4.2.2 应用隶属函数法对植物耐寒性的综合评价第61-64页
    4.3 优化草本植物耐寒能力的经济性分析及建议第64-65页
        4.3.1 优化草本植物耐寒能力的经济性分析第64页
        4.3.2 优化草本植物耐寒能力的建议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5 水生植物净水效果优化试验研究第66-7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66-68页
        5.1.1 试验材料及装置第66-67页
        5.1.2 试验步骤及方法第67-68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68-76页
        5.2.1 不同植物种植密度对水体COD去除能力分析第68-70页
        5.2.2 不同植物种植密度对水体氨氮去除能力分析第70-72页
        5.2.3 不同植物种植密度对水体总氮去除能力分析第72-74页
        5.2.4 不同植物种植密度对水体总磷去除能力分析第74-76页
    5.3 改善河岸带水质净化功能的建议第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6.1 结论第77-78页
    6.2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表面活性剂自组装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分子力场开发的平台化
下一篇: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及性能退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