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1.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评析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1.4.1 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2 不足 | 第15-16页 |
2 绿色金融背景下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理论基础与国内外实践 | 第16-23页 |
2.1 绿色金融相关背景研究 | 第16-17页 |
2.2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1 环境行为分析理论 | 第17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2.2.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18页 |
2.2.4 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2.4.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8页 |
2.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19页 |
2.3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体系的国内外实践 | 第19-23页 |
2.3.1 国内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经验 | 第19-20页 |
2.3.1.1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技术指南 | 第19-20页 |
2.3.1.2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 | 第20页 |
2.3.2 国际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经验 | 第20-22页 |
2.3.2.1 GRI指南 | 第20-21页 |
2.3.2.2 IS014031 标准 | 第21页 |
2.3.2.3 WBCSD生态效益评价标准 | 第21-22页 |
2.3.3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经验的国内外对比 | 第22-23页 |
3 我国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32页 |
3.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3页 |
3.1.1 构建内容原则 | 第23页 |
3.1.2 构建质量原则 | 第23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23-24页 |
3.3 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体系 | 第24-31页 |
3.3.1 指标设计 | 第24-27页 |
3.3.1.1 一级指标设计 | 第24-25页 |
3.3.1.2 二级指标设计 | 第25-27页 |
3.3.2 评价体系的评分方法 | 第27-31页 |
3.3.2.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7-30页 |
3.3.2.2 二级指标评分标准 | 第30页 |
3.3.2.3 评分的具体计算方法 | 第30-31页 |
3.4 评价评级 | 第31-32页 |
4 基于环境行为评价体系的我国企业环境行为评价验证 | 第32-36页 |
4.1 研究对象与数据情况说明 | 第32页 |
4.2 我国企业环境行为评价验证 | 第32-36页 |
4.2.1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情况 | 第32-35页 |
4.2.1.1 我国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整体分析 | 第32-33页 |
4.2.1.2 我国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4.2.1.3 我国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行业分析 | 第34-35页 |
4.2.2 企业环境行为评级结果 | 第35-36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6-3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36页 |
5.2 完善我国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体系的建议 | 第36-39页 |
5.2.1 法律法规层面 | 第36-37页 |
5.2.2 监管层面 | 第37-38页 |
5.2.3 执行层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附录 | 第43-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