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苦荞抗菌肽FtAMP的分子特征及抗菌活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5页
    1.1 抗菌肽第15-19页
        1.1.1 抗菌肽简介第15-17页
        1.1.2 具有抗菌活性的植物蛋白酶抑制剂第17-18页
        1.1.3 α-hairpinins结构蛋白家族第18-19页
    1.2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第19-20页
        1.2.1 膜破坏机制第19-20页
        1.2.2 非膜破坏机制第20页
    1.3 抗菌肽的选择性第20-22页
    1.4 抗菌肽的分子改造第22-23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苦荞α-螺旋发夹抗菌肽FtAMP的原核表达与纯化第25-37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材料第25-26页
        2.2.1 菌株及主要试剂第25-26页
        2.2.2 主要仪器第26页
    2.3 方法第26-30页
        2.3.1 FtAMP基因的获取第26页
        2.3.2 FtAM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6-29页
        2.3.3 融合蛋白GST-FtAMP的表达与条件优化第29-30页
        2.3.4 重组FtAMP的纯化第30页
        2.3.5 FtAMP抑制活性的测定第30页
    2.4 结果第30-36页
        2.4.1 pGEX-4T-1-FtAMP的构建第30-31页
        2.4.2 融合蛋白GST-FtAMP表达及条件优化第31-33页
        2.4.3 苦荞α-螺旋抗菌肽FtAMP的纯化第33-35页
        2.4.4 FtAMP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第35-36页
    2.5 讨论第36-37页
第三章 FtAMP蛋白酶抑制活性与抗菌活性的关系第37-51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材料第37-38页
        3.2.1 菌株及主要试剂第37页
        3.2.2 主要仪器第37-38页
    3.3 方法第38-41页
        3.3.1 pGEX-4T-1-FtAMP-R21A/FtAMP-R21F的构建第38页
        3.3.2 FtAMP-R21A和FtAMP-R21F的原核表达与纯化第38页
        3.3.3 蛋白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第38-39页
        3.3.4 抗菌活性的测定第39-40页
        3.3.5 FtAMP分子结构中二硫键缺失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第40页
        3.3.6 FtAMP分子中N-端与C-端两端螺旋肽合成与测定第40页
        3.3.7 统计学分析第40-41页
    3.4 结果第41-49页
        3.4.1 FtAMP及其突变体的二级结构第41-42页
        3.4.2 FtAMP-R21A和FtAMP-R21F的获取第42-44页
        3.4.3 蛋白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第44-45页
        3.4.4 抗菌活性的测定第45-48页
        3.4.5 FtAMP分子结构中二硫键缺失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3.4.6 FtAMP分子中N-端与C-端两端螺旋肽合成与测定第49页
    3.5 讨论第49-51页
第四章 FtAMP的分子改造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第51-63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材料第51页
        4.2.1 菌株及主要试剂第51页
        4.2.2 主要仪器第51页
    4.3 方法第51-53页
        4.3.1 FtAMP的分子设计第51-52页
        4.3.2 设计多肽的突变构建表达及纯化第52页
        4.3.3 抑制活性分析第52页
        4.3.4 圆二色光谱分析第52页
        4.3.5 抗真菌活性的测定第52-53页
        4.3.6 溶血活性分析第53页
        4.3.7 细胞选择性指数计算第53页
        4.3.8 统计学分析第53页
    4.4 结果第53-60页
        4.4.1 FtAMP的分子设计及理化参数第53-55页
        4.4.2 设计多肽的表达及纯化第55页
        4.4.3 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分析第55页
        4.4.4 圆二色光谱分析第55-57页
        4.4.5 抗真菌活性分析第57-58页
        4.4.6 溶血活性分析第58-59页
        4.4.7 细胞选择性计算第59-60页
    4.5 讨论第60-63页
小结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73-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毛虫八肋游仆虫NMD通路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煤层微生物生产甲烷及其物种DNA Marker的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