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以酿酒酵母为模式真菌的白藜芦醇抗氧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19页
    1.1 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第9-12页
        1.1.1 白藜芦醇的抗炎症作用第10页
        1.1.2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第10-11页
        1.1.3 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第11页
        1.1.4 白藜芦醇的抗衰老作用第11页
        1.1.5 白藜芦醇的免疫调节作用第11-12页
        1.1.6 白藜芦醇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第12页
        1.1.7 白藜芦醇保护肝脏的作用第12页
    1.2 自由基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1 自由基的产生第13页
        1.2.2 生物学功能第13页
    1.3 酿酒酵母氧化应激概述第13-15页
        1.3.1 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第13-14页
        1.3.2 酿酒酵母氧化应激反应防御体系第14-15页
    1.4 氧化剂及重金属对酵母细胞的损伤第15-16页
        1.4.1 过氧化氢对酵母细胞的损伤第15-16页
        1.4.2 重金属离子对酵母细胞的损伤第16页
    1.5 抗氧化能力的评价第16-18页
        1.5.1 清除自由基的评价方法第16-17页
        1.5.2 还原金属离子的评价方法第17页
        1.5.3 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评价方法第17页
        1.5.4 体外细胞抗氧化能力的评价方法第17-18页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第18-19页
        1.6.1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8页
        1.6.2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8-19页
第2章 白藜芦醇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分析第19-27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19-20页
        2.1.1 试剂与材料第19-20页
        2.1.2 仪器与设备第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2页
        2.2.1 白藜芦醇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第20-21页
        2.2.2 白藜芦醇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第21页
        2.2.3 白藜芦醇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第21页
        2.2.4 白藜芦醇还原能力的测定第21页
        2.2.5 白藜芦醇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的测定第21-22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2-25页
        2.3.1 白藜芦醇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第22-23页
        2.3.2 白藜芦醇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第23页
        2.3.3 白藜芦醇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第23-24页
        2.3.4 白藜芦醇的还原能力第24-25页
        2.3.5 白藜芦醇抑制亚油酸过氧化的能力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白藜芦醇对酵母菌菌落生长形态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27-41页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7-28页
        3.1.1 试剂与材料第27-28页
        3.1.2 仪器与设备第28页
        3.1.3 培养基的制备第28页
    3.2 实验方法第28-30页
        3.2.1 菌种的保存第28-29页
        3.2.2 菌种的活化第29页
        3.2.3 点菌落实验第29页
        3.2.4 白藜芦醇细胞毒性的检测第29-30页
        3.2.5 白藜芦醇抗氧化能力的检测第30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0-39页
        3.3.1 白藜芦醇在硫酸铅作用下对菌落生长形态的影响第31-33页
        3.3.2 白藜芦醇在石油醚作用下对菌落生长形态的影响第33-34页
        3.3.3 白藜芦醇在过氧化氢作用下对菌落生长形态的影响第34-36页
        3.3.4 白藜芦醇细胞毒性的检测第36页
        3.3.5 白藜芦醇在硫酸铅作用下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36-37页
        3.3.6 白藜芦醇在石油醚作用下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37-38页
        3.3.7 白藜芦醇在过氧化氢作用下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白藜芦醇对酵母菌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细胞内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第41-55页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1-42页
        4.1.1 试剂与材料第41-42页
        4.1.2 仪器与设备第42页
        4.1.3 培养基的制备第42页
        4.1.4 荧光试剂的配制第42页
    4.2 实验方法第42-43页
        4.2.1 硫代巴比妥酸法第42-43页
        4.2.2 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荧光探针法第43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53页
        4.3.1 白藜芦醇在硫酸铅作用下对膜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第44-45页
        4.3.2 白藜芦醇在石油醚作用下对膜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第45-47页
        4.3.3 白藜芦醇在过氧化氢作用下对膜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第47-48页
        4.3.4 白藜芦醇在硫酸铅作用下对细胞内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第48-50页
        4.3.5 白藜芦醇在石油醚作用下对细胞内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第50-52页
        4.3.6 白藜芦醇在过氧化氢作用下对细胞内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第52-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5.1 结论第55页
    5.2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结构设计与换热性能实验研究
下一篇:香蕉假茎多元醇液化过程控制及液化产物的分析和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