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居住遗址论文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长城管理体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内外整体性治理理论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外大遗址保护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13-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研究框架第14-15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5-27页
    2.1 整体性治理及相关理论概述第15-20页
        2.1.1 整体性治理的内涵第15页
        2.1.2 整体性治理的治理逻辑第15-16页
        2.1.3 整体性治理理论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第16-17页
        2.1.4 整体性治理的分析框架第17-20页
    2.2 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概述第20-25页
        2.2.1 文化遗产第20页
        2.2.2 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第20页
        2.2.3 中外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比较第20-25页
    2.3 长城管理体制中整体性治理适用性研究第25-27页
第3章 长城管理体制现状及困境第27-41页
    3.1 长城资源概况第27-30页
        3.1.1 长城资源的数量和规模第27-28页
        3.1.2 长城的历史价值第28页
        3.1.3 长城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第28-30页
    3.2 长城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第30-35页
        3.2.1 长城保护管理机构概况第30-32页
        3.2.2 长城保护的规划和政策第32-33页
        3.2.3 长城保护的法律法规第33-35页
    3.3 长城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第35-41页
        3.3.1 参与主体价值目标不一致第35-37页
        3.3.2 管理职能碎片化第37-38页
        3.3.3 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第38-39页
        3.3.4 相关制度支撑不足第39-41页
第4章 长城管理体制的整体性治理思考第41-46页
    4.1 统一价值目标第41-42页
    4.2 整合管理职能第42-43页
        4.2.1 职能综合化的管理机构第42-43页
        4.2.2 成立长城管理委员会第43页
    4.3 建立多元协作机构第43-44页
        4.3.1 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构第43-44页
        4.3.2 多元参与建立网络化管理第44页
    4.4 健全制度支撑体系第44-46页
        4.4.1 建立健全长城保护规划体系第44-45页
        4.4.2 建立标准规范体系第45页
        4.4.3 完善保障体系,加强能力建设第45页
        4.4.4 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第45-46页
第5章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在线教育商业模式研究--基于一二线城市市场细分的视角
下一篇:公路可视化快速建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