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数量经济学论文

经济增长收敛假说的存在性检验与形成机制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前言第8-10页
第1章 经济增长收敛假说研究文献综述第10-24页
   ·经济增长收敛假说的基本类型及量化描述第10-13页
     ·β-收敛假说第10-11页
     ·集团收敛假说第11-12页
     ·σ- 收敛假说第12页
     ·随机收敛假说第12-13页
   ·经济增长收敛假说研究文献综述第13-21页
     ·经济增长收敛假说存在性研究综述第13-17页
     ·经济增长收敛速度研究综述第17-19页
     ·经济增长收敛假说的形成机制研究综述第19-21页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21-23页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3-24页
第2章 经济增长收敛假说的理论基础第24-41页
   ·条件β- 收敛的理论基础第24-27页
     ·条件β-收敛的假设条件第25页
     ·条件β-收敛的动态描述第25-27页
   ·集团收敛的理论基础第27-33页
     ·新古典一部门增长模型与集团收敛假说第28-30页
     ·资本利用内生化与集团收敛假说第30-33页
   ·绝对β- 收敛与σ- 收敛的理论基础第33-36页
     ·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第33-35页
     ·平衡增长路径与收敛条件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附录2.1 G′( kt ) 的推导及分析第38-39页
 附录2.2 σ-收敛条件的推导过程第39-41页
第3章 经济增长收敛假说的检验方法第41-55页
   ·截面回归方法第41-43页
     ·检验绝对β-收敛的截面回归方法第41-42页
     ·检验条件β-收敛的截面回归方法第42-43页
     ·检验集团收敛的截面回归方法第43页
   ·面板数据模型方法第43-44页
   ·概率检验方法第44-47页
     ·马尔科夫链方法第44-46页
     ·随机密度核估计方法第46页
     ·有限混合模型方法第46-47页
   ·时间序列检验方法第47-49页
     ·单位根检验方法第47-48页
     ·协整检验方法第48页
     ·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第48-49页
   ·统计指标法第49-52页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第50页
     ·基尼系数第50-51页
     ·泰尔指数第51-52页
   ·其他检验方法第52-54页
     ·空间计量检验方法第52-53页
     ·非线性方法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纵向”收敛与“横向”收敛检验第55-70页
   ·“纵向”收敛与“横向”收敛的定义第55-56页
   ·“纵向”收敛与“横向”收敛的检验方法第56-60页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方法第56-58页
     ·自相关函数方法第58-60页
   ·数据说明及估计结果分析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70页
第5章 集团收敛检验与收敛集团识别第70-83页
   ·logt 回归方法第71-74页
   ·H-P 滤波方法与空间滤波技术第74-76页
     ·H-P 滤波方法第74-75页
     ·空间滤波技术第75-76页
   ·数据描述及检验结果分析第76-82页
     ·数据滤波处理结果分析第76-78页
     ·集团收敛检验结果分析第78-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6章 “强”σ-收敛与“弱”σ-收敛检验第83-98页
   ·“强”σ- 收敛与“弱”σ- 收敛的定义第84-86页
   ·数据说明与σ- 收敛指标构建第86-88页
   ·“强”σ- 收敛检验方法及结论第88-93页
     ·“强”σ- 收敛检验方法第88-91页
     ·“强”σ- 收敛检验结论分析第91-93页
   ·“弱”σ- 收敛检验及结论第93-95页
     ·“弱”σ- 收敛检验方法第93-94页
     ·“弱”σ- 收敛检验结论分析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附录6.1 σ-收敛指标Dt 时间路径的推导过程第96-98页
第7章 经济增长敛散性形成机制的动态分析第98-113页
   ·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因素分析第98-104页
     ·增长回归模型不确定性研究评述第99-100页
     ·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第100-102页
     ·变量选择及估计结果分析第102-104页
   ·驱动因素与增长敛散性之间的长期影响关系检验第104-108页
     ·离散程度指标构建与平稳性检验第104-107页
     ·边界检验方法第107-108页
     ·边界检验结果分析第108页
   ·驱动因素对增长敛散性的边际影响分析第108-110页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第109页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估计结果分析第109-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附录7.1 边界检验F -统计量的临界区间第111-113页
结论第113-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6-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摘要第128-130页
Abstract第130-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期交换中的信用制度
下一篇: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