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期交换中的信用制度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前言 | 第6-8页 |
第1章 从跨期交换到信用制度:回顾与综述 | 第8-23页 |
·认识转向:从即期交换到跨期交换 | 第9-13页 |
·跨期动态视角下的信用本质属性 | 第13-19页 |
·信用风险治理与制度回应 | 第19-23页 |
第2章 信用制度与组织的代际均衡 | 第23-45页 |
·信用制度背后的激励机制分析 | 第23-31页 |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制度三角 | 第31-41页 |
·代际信用制度的利他主义解释 | 第41-45页 |
第3章 家庭信用制度及其效率分析 | 第45-60页 |
·家庭信用制度:道德、信贷与制宪 | 第46-51页 |
·家庭信用制度的效率分析 | 第51-56页 |
·家庭信用制度差异与经济发展史解释 | 第56-60页 |
第4章 信用风险、跨期交易成本与市场信用制度 | 第60-78页 |
·跨期交易成本与信用货币制度 | 第61-66页 |
·OLG 框架内的搜寻过程与货币 | 第66-72页 |
·跨期交易成本与金融机构 | 第72-78页 |
第5章 政府信用制度设计 | 第78-96页 |
·公共财政的本质:信用结构转变 | 第79-82页 |
·公共财政制度的经济效率分析 | 第82-91页 |
·公共财政制度背后的权力博弈 | 第91-96页 |
第6章 对理论与现实的几点再思考 | 第96-107页 |
·信用制度与信用经济 | 第96-102页 |
·中国式的“养生送死” | 第102-104页 |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104-107页 |
结论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0-121页 |
后记 | 第121-123页 |
论文摘要 | 第123-125页 |
ABSTRACT | 第125-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