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裁判现状:工伤认定支持率奇高与法律适用混乱 | 第16-22页 |
(一) 工伤认定的支持率极高 | 第16-18页 |
(二) 确定劳动关系是工伤认定前提被法院所忽视及法院判决说理不一 | 第18-20页 |
(三) 超龄劳动者因工伤亡后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 第20-22页 |
(四) 小结 | 第22页 |
二、裁判现状之源:立法混乱及司法僵硬化 | 第22-31页 |
(一) 立法混乱 | 第22-29页 |
(二) 法官适用法律过度机械化 | 第29-31页 |
(三) 小结 | 第31页 |
三、确定劳动关系是工伤认定的前提具有正当性 | 第31-34页 |
(一) 劳动关系与工伤保险制度息息相关 | 第31-33页 |
(二) 工伤认定标准:伤害的工作相关性 | 第33页 |
(三) 工伤保险难以脱离劳动关系 | 第33-34页 |
(四) 小结 | 第34页 |
四、超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法律关系性质的重新审视 | 第34-44页 |
(一) 与用人单位用工关系的法律性质的学说及评析 | 第34-36页 |
(二) 与用人单位用工关系认定的阻碍因素 | 第36-41页 |
(三) 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由意志被忽略 | 第41-43页 |
(四) 与用人单位用工关系认定之重要因素:事实用工 | 第43-44页 |
五、超龄劳动者因工伤亡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必然性 | 第44-52页 |
(一) 用人单位承担用工风险是工伤保险制度发展的规律 | 第44-46页 |
(二) 适用《工伤保险条例》是各种因素衡量的结果 | 第46-50页 |
(三) 符合社会保险法建构的理念及目的 | 第50-52页 |
六、超龄劳动者因工伤亡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司法及行政选择 | 第52-60页 |
(一) 立法方面 | 第52-54页 |
(二) 司法方面 | 第54-56页 |
(三) 劳动行政部门方面 | 第56-58页 |
(四) 延伸思考——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的关系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