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电介质电容器的储能机理 | 第15-19页 |
1.2.1 电介质电容器简介 | 第15-16页 |
1.2.2 电容器储能密度的测量计算方法 | 第16-18页 |
1.2.3 用于高储能的潜在电介质 | 第18-19页 |
1.3 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1.3.1 反铁电材料的储能 | 第19-20页 |
1.3.2 弛豫铁电体储能 | 第20-21页 |
1.3.3 玻璃陶瓷储能 | 第21-23页 |
1.3.4 聚合物基铁电体储能 | 第23-25页 |
1.4 BaTiO_3基储能陶瓷材料研究现状 | 第25-31页 |
1.4.1 MLCCs的EIA分类 | 第26页 |
1.4.2 陶瓷储能密度的影响因素 | 第26-31页 |
1.5 储能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31-34页 |
1.5.1 传统固相法 | 第32页 |
1.5.2 湿化学包覆法 | 第32-34页 |
1.6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7页 |
第二章 介孔助烧剂ZBSO包覆BSZT粉体材料及其陶瓷的制备及介电与储能性质的初探 | 第47-63页 |
2.1 引言 | 第47-4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2.2.1 试剂及仪器 | 第48页 |
2.2.2 粉体及陶瓷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48-5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2.3.1 BSZT@mSiO_2粉体和陶瓷的微观形貌及介电和储能性质 | 第50-54页 |
2.3.2 BSZT@mZBSO粉体和陶瓷的微观形貌及介电和储能性质 | 第54-5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第三章 BaTiO_3@La_2O_3@SiO_2微纳米粉体及其陶瓷的制备与介电和储能性质的研究 | 第63-79页 |
3.1 引言 | 第63-6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5-66页 |
3.2.1 试剂及仪器 | 第65页 |
3.2.2 粉体及陶瓷的制备过程 | 第65-6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4页 |
3.3.1 粉体材料相组成和微观形貌 | 第66-68页 |
3.3.2 包覆SiO_2对陶瓷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68-71页 |
3.3.3 包覆SiO_2对陶瓷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质的影响 | 第71-7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第四章 BSZT@MgO@ZBSO微纳米粉体及其陶瓷的制备与介电和储能性质的研究 | 第79-95页 |
4.1 引言 | 第79-8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0-82页 |
4.2.1 试剂及仪器 | 第80页 |
4.2.2 粉体及陶瓷的制备过程 | 第80-8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2-90页 |
4.3.1 粉体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 | 第82-83页 |
4.3.2 陶瓷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 | 第83-86页 |
4.3.3 陶瓷材料的介电和储能性质 | 第86-9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第五章 BSZT@MgO-Al_2O_3@ZBSO粉体及其陶瓷的制备与介电和储能性质的研究 | 第95-114页 |
5.1 引言 | 第95-9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6-98页 |
5.2.1 试剂及仪器 | 第96-97页 |
5.2.2 粉体及陶瓷的制备过程 | 第97-9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9页 |
5.3.1 粉体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 | 第98-100页 |
5.3.2 陶瓷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 | 第100-105页 |
5.3.3 陶瓷材料的介电和储能性质 | 第105-10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4页 |
第六章 BSZT@MgO-Al_2O_3-La_2O_3@ZBSO粉体及其陶瓷的制备与介电和储能性质研究 | 第114-129页 |
6.1 引言 | 第114-115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15-116页 |
6.2.1 试剂及仪器 | 第115页 |
6.2.2 粉体及陶瓷的制备过程 | 第115-116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16-125页 |
6.3.1 La_2O_3含量对BSZT@MgO-Al_2O_3-La_2O_3@ZBSO粉体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6.3.2 BSZT@MgO-Al_2O_3-La_2O_3@ZBSO陶瓷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 | 第118-122页 |
6.3.3 La_2O_3含量对BSZT@MgO-Al_2O_3-L_a2O_3陶瓷介电和储能性质的影响 | 第122-12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9页 |
第七章 结论和需进一步展开的工作 | 第129-132页 |
7.1 结论 | 第129-130页 |
7.2 需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 第130-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作者简介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