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兔论文

兔巴氏杆菌外膜蛋白A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符号说明第10-12页
文献综述第12-31页
 第一章 兔巴氏杆菌病的研究现状第12-20页
  1 兔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第12-13页
   ·临诊症状第12-13页
   ·病理剖检变化第13页
  2 多杀性巴氏杆菌生物学特性第13-16页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类地位第13-14页
   ·培养及生化特性第14-15页
   ·菌落型第15页
   ·血清型第15-16页
  3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制第16-20页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疫苗的发展第16-18页
   ·交叉保护因子第18-20页
 第二章 巴氏杆菌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第20-26页
  1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传统诊断方法第20页
  2 分子生物学诊断的方法第20-24页
   ·16S rRNA基因测序法第21-22页
   ·常规PCR诊断技术第22-24页
  3 血清学诊断方法第24-26页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第24-25页
   ·ELISA检测方法第25-26页
 第三章 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外膜蛋白第26-31页
  1 外膜蛋白概述第26页
  2 OMPs的免疫保护作用第26-27页
  3 外膜蛋白的应用前景第27页
  4 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外膜蛋白第27-31页
   ·结构蛋白第27-28页
   ·转运蛋白第28-30页
   ·结合蛋白第30页
   ·其它微量蛋白第30-31页
实验研究第31-71页
 第四章 基于兔多杀性巴氏杆菌16S rRNA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第31-41页
  1 材料第31页
   ·菌种第31页
   ·主要试剂第31页
  2 方法第31-36页
   ·PCR引物设计第31-32页
   ·模板DNA的制备第32页
   ·PCR反应体系第32-33页
   ·PCR反应扩增参数的优化第33-34页
   ·特异性试验第34页
   ·敏感性试验第34-35页
   ·PCR扩增产物酶切鉴定第35页
   ·PCR检测方法的检验第35-36页
  3 结果第36-38页
   ·PCR扩增第36页
   ·PCR扩增参数的确定第36-37页
   ·特异性试验第37-38页
   ·敏感性试验第38页
   ·PCR产物酶切鉴定第38页
   ·PCR检测方法的检验第38页
  4 讨论第38-41页
 第五章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第41-58页
  1 材料第41-42页
   ·菌种与质粒第41页
   ·主要试剂第41-42页
  2 方法第42-50页
   ·OmpA的扩增与纯化回收第42-44页
   ·目的基因的克隆第44-46页
   ·OmpA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6-48页
   ·原核表达、鉴定及表达条件优化第48-49页
   ·重组表达蛋白的纯化第49页
   ·重组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第49-50页
  3 结果第50-55页
   ·OmpA基因片段的扩增第50-51页
   ·OmpA的克隆及鉴定第51-52页
   ·OmpA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2-53页
   ·基因工程菌的表达及表达条件的优化第53-54页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54-55页
   ·重组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第55页
  4 讨论第55-58页
 第六章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第58-71页
  1 材料第58-59页
   ·菌株第58页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阳性、阴性血清的制备第58-59页
   ·主要试剂第59页
  2 方法第59-63页
   ·抗原包被最佳浓度的确定和阳性血清最适浓度的选择第59-60页
   ·抗原包被条件的选择第60页
   ·最佳封闭液的选择第60页
   ·封闭时间的选择第60-61页
   ·阴阳性血清最佳反应时间的选择第61页
   ·酶标抗体工作时间的选择第61页
   ·阴性血清临界值的选择第61页
   ·敏感性试验第61-62页
   ·交叉反应试验第62页
   ·阻断试验第62页
   ·重复性试验第62页
   ·ELISA方法的应用第62-63页
  3 结果第63-69页
   ·外膜抗原和阳性血清最适浓度的选择试验结果第63页
   ·OmpA蛋白抗原包被条件的确定第63-64页
   ·封闭液的确定第64页
   ·封闭时间的确定第64-65页
   ·血清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第65页
   ·酶标抗体工作时间的确定第65页
   ·阴性血清临界值的确定第65-66页
   ·敏感性试验第66页
   ·交叉性试验第66-67页
   ·阻断试验第67页
   ·重复性试验第67-69页
   ·ELISA方法的应用结果第69页
  4 讨论第69-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附录 常用缓冲液及溶液配制第80-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RK13细胞cDNA表达型文库的构建
下一篇:中药渣微生物转化利用菌种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