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12-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2-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6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6-18页 |
第一章 PPP模式公共服务维持原则概述 | 第18-28页 |
第一节 PPP模式公共服务维持原则的概念厘定及特征 | 第18-22页 |
一、PPP模式公共服务维持原则的概念溯源及界定 | 第18-20页 |
二、PPP模式公共服务维持原则的特征 | 第20-22页 |
第二节 PPP模式公共服务维持原则的基本内涵 | 第22-25页 |
一、维持公共服务的连续性 | 第22-23页 |
二、维持公共服务价格的合理性 | 第23-24页 |
三、维持公共服务质量的适用性 | 第24页 |
四、维持公共服务地域的一致性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我国PPP实践中公共服务维持原则缺失的实例分析 | 第25-28页 |
一、案情简介 | 第25-26页 |
二、案情分析 | 第26-28页 |
第二章 PPP模式公共服务维持原则理论基础 | 第28-34页 |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理论 | 第28-29页 |
一、公私合作是政府行为的市场化 | 第28页 |
二、不完全竞争导致的市场失灵 | 第28-29页 |
三、需要国家干预的市场失灵 | 第29页 |
第二节 国家担保责任理论 | 第29-31页 |
一、公私合作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手段 | 第29-30页 |
二、执行者到担保者的政府角色转换 | 第30页 |
三、政府是公共服务维持的最终担保者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公共服务公共利益理论 | 第31-34页 |
一、保障公共利益是公私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标准 | 第31-32页 |
二、保障公共利益是经济法法益保护的首要目标 | 第32页 |
三、保障公共利益是公共服务维持原则的最终目的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实现PPP模式公共服务维持原则的市场准入制度构建 | 第34-40页 |
第一节 构建以社会主体遴选为核心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34-37页 |
一、市场准入机制是公共服务维持原则的前提和基础 | 第34-35页 |
二、PPP模式特殊市场准入机制的内容 | 第35-36页 |
三、市场主体的遴选—以竞争性谈判为例 | 第36-37页 |
第二节 以履约保证为基础的社会主体增信制度 | 第37-40页 |
一、公私合作中履约保证制度的必要性 | 第37页 |
二、履约保证制度的含义及类型 | 第37-38页 |
三、常见的公私合作项目履约担保方式——保函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实现PPP模式公共服务维持原则的运营维护制度构建 | 第40-52页 |
第一节 基于绩效考核的运营维护制度 | 第40-43页 |
一、运营维护是公共服务维持原则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40页 |
二、绩效考核——运营维护制度的核心 | 第40-41页 |
三、运营维护期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 第41-43页 |
第二节 产品质量多元监督制度 | 第43-45页 |
一、产品质量监督的内容 | 第43页 |
二、实现产品质量监督的多元监管途径 | 第43-45页 |
第三节 政府价格干预的付费机制 | 第45-47页 |
一、社会主体实质上的垄断地位需要价格干预 | 第45-46页 |
二、PPP模式政府干预付费的基本原则 | 第46-47页 |
三、实现PPP模式付费合理的定价形式 | 第47页 |
第四节 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7-49页 |
一、以预警为目的的信息公开程序 | 第47-48页 |
二、公私合作项目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48-49页 |
三、公私合作项目信息披露的程序 | 第49页 |
第五节 政府方临时介入制度 | 第49-52页 |
一、临时介入制度是实现公共服务维持原则的短期手段 | 第49-50页 |
二、政府方临时介入的情形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实现PPP模式公共服务维持原则的市场退出机制构建 | 第52-58页 |
第一节 基于政府同意的市场退出制度 | 第52-53页 |
一、政府同意的市场退出制度内涵 | 第52页 |
二、政府同意的市场退出形式 | 第52-53页 |
第二节 期间届满的市场退出制度 | 第53-55页 |
一、期间届满的市场退出制度内涵 | 第53-54页 |
二、期间届满的市场退出形式 | 第54-55页 |
第三节 特殊情况下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 第55-58页 |
一、政府单方解除权 | 第55-56页 |
二、临时接管制度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